又到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这一天,几乎所有的舆论都在叩问社会的诚信,人们都在反思道德的边界。在人们各种吐槽、无力的背后,有对失信现象的愤慨,有对被失信的无奈,有对“失信涡旋”的担忧,还有对顶层设计的种种期盼。3·15前夕,中国文明网通过街头采访、问卷调查、微博话题等形式,直击诚信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网友一起探寻诚信的力量。
面对失信 要勇敢说“不”
“在人们心中社会的诚信度有多少?”“有多少人经历过被失信?”“面对失信大家都会选择怎么办?”在参与中国文明网“承诺315·诚信365”问卷调查的1184位受访者中,有87%的人曾因他人的不诚信而吃过亏。网友“灵儿”说:“自己不只一次的买到过假货,收到过假币。”但是面对这些失信现象,只有26%的人会选择诉诸法律或到相关部门投诉,69.7%的人碰到这些情况后都会选择“认栽”。网友“云之锋”说:“目前的维权成本太高了,我们去投诉或者诉诸法律,花大量的时间金钱不说,还不一定有效。”由此看来,维权成本高是许多人不愿意维权的重要原因。但是,面对个人或商家的失信行为,如果大多数人都选择沉默,更容易助长社会失信的不良风气。网友倡议,面对失信行为,更应勇敢站出来说“不”。只有人人都自觉地拿起维权的武器,才能构建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维护正义 方扶起诚信
在今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在给我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在“老人跌倒你扶不扶”的这个问题上,“会去扶”和“想去扶”的网友占到了93%,这证明,社会上心存善念的人还是占了绝大多数。但真正最后会选择出手帮忙的人却只有35%,面对跌倒的老人,为什么有超过一半的人“想帮而没有帮”?网友“KK”说,“其实我们不是不想扶,而是不敢扶。”人们的这一心态,很大程度上和近年屡次曝出的扶老人被讹事件有关,频发的失信事件刺激着公众的神经。网友“齐齐023”说:“跌倒讹人的事情常常上演,让我们在做好事的时候经常瞻前顾后,我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社会诚信度亟待提高。”人们在经历过一次失信后,就会陷入一种‘失信涡旋’,即变得越来越谨慎,变得越来越不敢相信别人。人们信任程度的下降,带来的不仅是人情冷漠,更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扭曲。网友认为,对正义的维护,是杜绝失信的良药。 “承诺315·诚信365”问卷调查
构建诚信 要多措并举
“什么方法可以有效遏制失信行为?”调查显示,很多网友认为诚信建设需要“苦练内功”,认为公民价值观的养成在构建社会诚信中很重要。如何培育“诚信”的价值观?96%的网友认为,要融入家风的教育与影响,77%的网友认为,要纳入学校教育。网友“程之玲”说:“家庭和学校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第一步,在良好家风和校风的耳濡目染下,人们形成的价值观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其社会行为。”此外,在参与调查的网友中有95%认为,社会诚信度的提升更要靠制度的硬约束,希望建立严格的行业惩戒制度、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通过制度约束失信行为,才能让失信者无处遁形,才能使社会有序运转。各级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保障,降低公民维权成本,简化程序,为诚信制度化保驾护航。
2013年底,中央文明办等中央八个部门和企业会签《“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披露,2013年建立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对7.2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了信用惩戒,约20%的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在今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公民道德论坛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再次强调,有关部门和机构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让违法成本过低将成为历史,压缩失信人的生存空间。
网友分享 社会好人多
诚实守信自古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商鞅立木为信得以推广变法,韩信以千金兑现报偿一饭之德的诺言。“仁义礼智信”被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时至商品经济时代,人与人社交活动变得更为复杂庞大,不同群体交集更为密切,诚实守信更应该成为商品经济时代的道德标杆。在中国文明网官方微博开展的“寻找诚信的力量故事”网络活动中,有近万网友通过网络传递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诚信故事,网友“上善若水_50677”说:“我身边有过很多诚信事情,像商店老板多找钱,顾客主动退回。像捡到钱包,等失主几个小时将失物送回,类似这样的诚信行为在社会上还有很多,我们应该相信,社会还是好人多。”网友“成都市和平街小学”说:“学校从2013年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即在学校走廊书架上,有孩子们捐赠的图书,每个孩子都可以自由翻阅,活动开展1年,图书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有增加,破损的书籍还有志愿者偷偷的把它修补好,这就是诚信的力量。” 参与网络话题讨论“寻找诚信的力量” 分享身边的诚信故事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难昌”。诚如人言,诚信建设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只有全社会的诚信度提高了,人们才可以享受诚信社会的红利。何以提高“易皱难平”社会诚信,莫不过于每一位社会成员遏制心中私欲的膨胀,莫不过于“让失信者寸步难行”的制度保障。诚信作为基本的伦理准则,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去躬行,去爱惜自己的诚信之羽。(王钰 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