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诸暨的城
日期:2018-11-27
来源:越览书社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恩裕

游过天下八百州, 

不如陶朱山下一耷头。 

———诸暨民间歌谣。 

  陶朱山是诸暨老城的绿色屏风,它是精致的诸暨老城之龙脉所在,绵延数十里,谓之县龙山,也叫长山。

  公元1966年的春天,我从陶朱山前的老火车站数十级高台阶上走下,童年的眼里是长春电影制片厂《雁红岭下》电影拍摄外景的现场,这是诸暨籍作家杨佩瑾先生的作品,或许它是解放后第一部在诸暨作外景地拍摄的电影。

  诸暨火车站是那个时期的一个对外窗口,也是当时诸暨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如果要了解那个年代的诸暨火车站,可以从电影《雁红岭下》的视频里看到对它的记录:车站里双木柱的站台,出口处三十多级的台阶,以及放着长木椅的候车室。

  当时诸暨县城的东南西北四极十分明确,火车站再过去往金华方向就是西门,标志是粮食局的西门仓库,因为近火车站,旁边还有商业系统储运毛猪的仓库;南门有南门粮站,再过去就是运河的南门闸,出了南门闸,也算是出城了;东门有太平桥,城关人还是称之为浮桥,过了桥就是江东;北门在当时集体体制的木器社(后为建筑公司)旁,旁边是老汽车站,车站已搬迁到格宝山(现紫山苑)的地方,老汽车站还有汽车站的修理部。北门后来有一个公安值勤的岗亭,众人叫作“北门岗亭”,这是后来北门的标志。

  那时的诸暨县城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围城。

  北面的白水河里———大桥路,路边有电力公司、诸暨浴室、小乐园酒家、诸暨电影院、诸暨印刷厂、木器社,木器社的北面是北湖,杨柳依依,湖水清澈,湖中间有湖心亭,有草地石凳。过了北湖就是诸暨中学,诸暨中学的校园是在城外了,门外有护校湖,前面是暨二大队的菜地,艮塔在田畈中,再过去是部队的师部,当时驻军是6389部队,这之前曾是红旗中学和护理残疾军人的荣军学校。

  绕过木器社,西面的路老百姓称之为西直马路,是青年路和西直路的连接。沿火神庙湖再向南,过龙骨井头,到姚舍山脚,是税务局的办公楼,文革时路那边的楼房做过三代会(红代会、工代会、贫队会)的办公室。姚舍山脚通往火车站去的路有点陡,姚舍山东面有高高的一部电动牵引车,手拉车挂上牵引车上的绳索钩子后,从水泥的斜坡拉上姚舍山,然后从一旁的平路将货物拉到车站。

  从县政府门前通过来的和平路,是青年路和西直路的交界点,再往南有物资局、五金公司、南屏旅馆、诸暨饭店。诸暨饭店是当时城关最高档的饭店,过了诸暨饭店就是火车站,火车站脚有一大吊车。西直路边南司道地一带,当时还可以看到几堵断垣残壁,那时抗战时日本人飞机炸掉的民居。西直路南端的格宝山脚是汽车站,格宝山上是铁路派出所,格宝山学名紫山,下面有防空洞,文革时办过阶级教育展览,说是洞里关押过人,有血迹。

  南面的直街是万寿街,街口边有诸暨旅馆,在当时算是城关最大的商业旅馆了,像个四合院,是两层楼。旅馆前一条弄堂叫易俗弄,那里可到郦家祠堂湖边,可以看到湖那边的城关镇政府、汽车修理厂和工农兵俱乐部,工农兵俱乐部放电影也演戏,这里原来就是郦家祠堂,门前湖边石栏上面有二十二只神态各异的小石狮子。易俗弄在万寿街的出口处便是桂花桥,也叫上湖桥,旁边有小学,对面就是搬运站,万寿街的东面街头有文宣队、剧院和一家有人说书的大众茶馆。

  县城的大街叫解放路,街边是古老的城墙,从南到北有上水门、中水门、下水门。这是当时城里的商业大街,和大桥路相连的是半爿街,沿江一边的街面是外半爿街,除了一爿卖年糕飵、油条的早点店,至下水门都没有房屋和店面,街一面有店另一面无店,故称半爿街,街西面是里半爿街,有鞋匠店、印染店、弹花店等固定摊点,与解放路、和平路交界处是新华书店。大街以中水门为界称为上大街、下大街。下大街上有食品公司、副食品公司的船型新大楼,老百姓叫作“圆店”,这之前是老南北杂货店,老城关称之“赵颂泰”。旁边有碗店、缝纫店、水产店等,对面是布店、百货店,后来就是百货公司,再过去是大家叫作“文心斋”的文具店,文具店旁边是人民医院的门诊部,中水门相对是药店和酱油店。中水门边有一家老字号的南北食品店,老年人称“孙三房”,大约是民国时的店号。上大街和横街相连处有邮电局,对面是废品收购店,再往南是解放饭店等几家饮食店、小百货店和商业局、铁匠店、针织厂,上水门对面万寿街的北面是剧院,南面是南门粮站,粮站斜对面是解放旅馆,一幢民国时的三层楼房。

  出了南门有南门闸,有浣江水从南门闸进运河,与城内湖泊相通。南门闸外有石米厂,对面是城关镇小,后来成为“红卫”五七中学,这是城里财主孙氏捐给政府的。沿埂走约三里是西施殿,殿已无存,西施殿一直是人民医院住院部的代名词。北面山脚下有一座孙中山先生纪念塔,是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时,诸暨民众捐造的,三角形塔体,文革时塔上的“民革”两字用水泥涂上了。

  城墙自南往有上水门、中水门、下水门,城墙上有简陋破败的小房子,有的屋用木柱拄着,或用砖头顶着,当时都有居民住着。城墙东西,沿江是小菜场,从南往北依次是黄砂场、小猪市场、豆腐店、蔬菜公司、肉店、自贸摊位。上水门、中水门、下水门都是埠头,停泊船只,也洗衣裳、挑水吃用,蔬菜公司和小猪市场等处还有埠头,主要是供船驳运货物的,城里约有六七个船埠头。

  浦阳江上有大桥,是拱形三孔的水泥桥,城关人还是叫它浮桥,是当时诸暨县城的标志性建筑,电力公司旁的皮革厂当年生产的皮鞋就是“大桥牌”。诸暨县城外还有一座桥是茅渚埠桥,当时已经很破烂,桥面和栏杆破损厉害,人走上去都会摇晃。南面鸬鹚湾江面上当时没有桥,有一只渡船往来送客,本村人不收钱,外村人乘一次一分,自行车要另加钱。

  过了浮桥就是江东,南端是上江东,北端是下江东。上江东有马道弄、小街。下江东有酿造厂和它的门市部,镬厂也在那边,生产的是铸铁的灶锅。三十六洞是江东最大的建筑工程,它是泄洪的水利设施,因为有三十六个闸门洞,所以被大家叫作三十六洞。三十六洞再东,是石子岭顶,有机电厂,三十六洞往南过去是一片桑树地,那边当时工厂比较集中,有化肥厂、机床厂、造纸厂,一直到金鸡山、鸬鹚湾。

  和平路是行政中心,文革后改成红旗路,靠下水门的是东风饭店、法院。当时居民家里没有冰箱,东风饭店的冷饮很吸引人。法院门口吸引人的是判决公告,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死刑犯名字上打着红叉,看的人特别多。法院旁边的是人民银行,当时银行管理和存贷业务都合在一起,文革初银行的门口每晚都教语录歌。法院、银行对面是人民照相馆、红旗点心店。照相馆的玻璃柜窗里放着大大小小的照片,有集体照,也有美女帅哥的肖像,在没有明星的年代,这些大照片很吸引路人的眼球。红旗点心店的豆腐浆很有名,豆汁醇浓,都是现磨的,每天早餐时都排很长的队。

  大操场口有和平食品店,老百姓叫“三泰”,也是规模不小的店面,听店号也是应该有点历史的。采芹桥头有一个公共厕所,靠近火神庙湖。文革时两派斗争,这里离城中心近,大辩论激烈,争得不可开交,几次有人被对方丢入公厕,称之“沉屙缸”。过了采芹桥就没大的商店,有一家卖南北货的小店,一家皮匠店开得很久。

  县政府的大门朝南对着公园,大院内一条直路通到底,路对冲一横排楼房是县委办公室,其它各部委办在路的两边,县委大院里有井,有靠火神庙湖的埠头。对面公园原来是学前湖,五十年代填成公园,当时叫“跃进公园”,后来才改叫“文化公园”。公园有亭有假山,公园对面往东的是文庙,当时是文化馆、图书馆的所在地,进去有石桥、小湖,大殿坐北朝南,重檐歇山式屋顶,五开间,殿前有天井,东西两恻是厢房庑廊,前面有先贤祠,桥边水旁的木芙蓉长得很茂盛,每年都开花。

  文庙后是大操场,西面是一个大台,许多全县性的大会都在这里召开,东面是大会堂,既开会也演戏,1958年4月,胡耀邦同志曾在这里演讲。大台再往西就是花园岭顶、荷花塘,是居民较集中的一个地方,基本都是老屋,有的门台上还雕有字,想来以前是大户人家。大操场南面出口是城中派出所,北面出口高坡上是城关粮管所,直冲而走是县委宿舍,道路北拐,有东方红小学和灯光球场,灯光球场常有篮球比赛,群众也可以去练习,有是也有文艺表演。灯光球场东面的看台紧挨电影院的厕所,我和小伙伴当年曾从这里爬进去偷看电影,也有被电影院的人捉住,从正门押出来,因为是孩子,倒也并不难为情。

  横街是直冲中水门的街,也是居民比较集中的地方,东头是邮电局,土特产公司,对面是城关综合社,制售手工艺品,有二胡、笛子,也有畚斗、笤帚等。街中登仕桥边是城关镇医院,往西有横街居委会,西边路口是城关幼儿园,斜对面有财税局的宿舍,幼儿园的对门是物资局,靠西直路边有店面出售机械产品。横街隔了西直路就是南司道地,文革初这里搭了台,文宣队常载歌载舞来宣传毛泽东思想。也有来卖五香豆或狗皮膏药的,金华的小辫子、绍兴的王飞飞都到过这里。

  光明路鳞次栉比的房子可以让人想见以前的繁华,但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只有一些小店和小加工厂,有一家雨伞规模算是比较大的,做纸伞和桐油布伞。北面较有规模的还有一家福利厂,是盲人打草绳的。粮食局有粮仓在玉簪山脚,大门里养着狗,不让人随便进去。粮仓旁是城北小学,嵌在民居中,就一幢教学楼,一个小操场。光明路比较有名的是四眼井和杨肇泰故居,再就是长弄堂。

  四眼井在南屏旅馆背后,一个井四个井口,说明当时周围居民较多,为的是居民取水用水方便。中国早期的井是木结构的,“井”字就是木架进的象形字,石头沿口的水井出现得较迟,约是在汉朝以后才开始多起来。因诸暨是西施、郑旦故里,后人凭着美好的想象,把它看成西施和郑旦的双眼。四眼井边上有光明小学,是残疾儿童的特殊学校。以前这里是天主教堂,另一处宗教场所耶稣堂在格宝山西面的火车站外。明万历年间进士杨肇泰的故居,坐西朝东,有照壁、正厅、座楼及南、比厢屋组成。当时批“封、资、修”,大家并不把进士和故居当回事,只知道它是杨衙台门。光明路有好多台门如杜家台门、陈家台门,当时只知道是大户的院子,没太多人注意它的历史。长弄堂并非光明路,光明路有几十条弄堂,弄堂都不是大路,而是路中屋间的通道,一般都不长。长弄堂在城北小学北面与杨肇泰故居还不到的那些民居中间,从光明路通到铁路边,就这么一段,并不长。

  如果说到老城,那不得不说说五湖,诸暨老县城从地形上看就是一江一山,再就是五湖了。

  三官殿前湖、郦家祠塘湖、琵琶湖、学前湖、火神庙前湖,由南而北像几颗翡翠镶嵌在老城里,给古老的小城增加了生气。三官殿前湖从浣江的南门闸运河那边流过来,在搬运站边形成一个大湖,穿过万寿街桂花桥就是郦家祠塘湖,琵琶湖是从郦家祠塘湖穿过登仕桥流向学前湖的长长湖道,五十年代末,学前湖已成公园,湖水走过机关食堂门口,流过采芹桥,进入火神庙前湖,火神庙前湖的水流向北湖。北湖不是五湖,老城至大桥路,白水湖外就算城外,北湖是在城外了,而我眼里老城的湖,它也算一个。

  一个城市是靠水聚集人民的,古人把城市叫作“市井”,唐学者颜师古注《汉书》时说:“凡言市井者,市,交易之处;井,共汲之所,故总而言之也。”人群聚集和水总是分不开的,所以当歌中唱到“一条大河波浪宽”时,大家都会想到自己的家乡。

  那时没有自来水,居民的吃水除了用井水,就是浣江的水,当时城里有“担水佬”,用木水桶给人担水,一分一担,但要人担水的基本是有退休工资的老人,一般人家吃不消这个价,都是自己挑的,而五湖就是老百姓洗濯、游泳洗浴的地方了。城内的水可谓各司其职。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诸暨县城就是这样漂在水上的,用现在的话说是个山水园林城市,但说大实话,老诸暨县城并没那么美,大街上常有猪和鸡在游荡,被外来者戏称“诸暨”就是“猪鸡”。一切东西都是在经过记忆的过滤后,变得更好或更差。

  在我人生还没有苍老的时候,这些记忆或许已经苍老,所以它留在文字上的“褶皱”和“老年斑”是无法避免的。

责任编辑:梁 海燕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