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姻缘故事多
日期:2018-11-27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梁锡潮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属沙围田地区,河涌密布,农田宽广,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是风光优美的沙田生态水乡。村民的先祖大多数为原在附近海域捕鱼后上岸耕作的疍家人。几百年来,东涌水乡婚礼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质朴与热闹。

东涌镇大稳村沙鼻梁(谭若锋 2011年 摄)

  清代,疍家人以艇为家。当子女长到十四五岁,家长们就开始考虑子女的婚姻大事了。女方在艇尾摆放一盆花,男方放一盆草,让过往艇只看见自家有待嫁闺女、成年男子,以招徕媒人说亲。旧时,疍家人生活清贫,媒人上门后由女家开出礼单,聘礼一般比较简单,但讲究彩头,全部为双数,如2匹布、2只鹅、2箩筐大米、2埕米酒、2只槟椰、2大块猪肉,以及少量礼金、礼饼等。

1980年代以前的水乡宴席。(吴礼彭 1982年 摄) 

  男家看过礼单,请算命先生“合年生”,测算男女双方生辰八字没有“相冲”(不合)后,就会派大姑姐、大婶母带上茶叶、寓意“有大有小”的芝麻绿豆、饼食和“利是”等送到女家,名为“落订”,即订亲。女家接受订亲后,双方商定婚礼日子,俗称“摘日”,然后开始准备婚礼。

  婚礼前三天,男家的亲戚朋友就会划艇前来,帮助操办婚宴。数只或数十只艇聚在一起,俗称“埋艇”。在婚礼的前三天和后三天聚餐庆贺,菜式简单但十分热闹。

  出嫁前一晚,女方在艇仓内“嗨世既”,即唱咸水歌,也叫“哭嫁”。咸水歌歌词为随意自编,大概的内容是诉说离别之情,如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以及对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依依不舍等。

 

1980年代的农艇迎亲。(冯耀南 1984年 摄)

  迎亲当日,男家准备好一艘前后双桨的木艇,俗称“快艇”。艇仓放大米、米酒、鹅、槟椰等彩礼。媒人坐在艇头,男方大嫂拿系上红布带的雨伞,由婚礼主持人“大妗姐”带领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快桨划艇到女家迎亲。新郎不参加迎亲,迎亲人数讲求单数去、双数回。新娘的嫁妆一般是小樟木衣栊,棉被、草席和俗称“子孙桶”的便盆等。新娘头戴凤冠,上身穿青布或纱布大襟衫,下身穿大脚裤或百幅裙,脚穿拖鞋或皮凉鞋。

  新娘迎回艇后,新郎、新娘在“大妗姐”的指导下,以酒肉、茶果祭拜放置在艇仓内的先祖牌位,以及祭拜埠头、艇头等位置,以表示感恩先祖,感恩天地,感恩大自然的馈赠等。随后,按男方亲戚朋友辈分大小,新郎向亲友敬酒、新娘敬茶。婚宴的菜式有鸡、鸭、小鱼小虾等。酒足饭饱后,新郎、新娘在父母为他们新造的疍家艇上洞房。

1990年代的机动渔船迎亲。

  民国时期,水乡婚礼形式与清代大致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从疍家人变为农民的东涌水乡人生活水平仍然很低。男方迎亲艇从疍家艇变成农用艇。新郎的着装则多向亲友暂借,或提前1年向亲友提出借用配额布票购买布匹订造新衣。新郎着装以“的确凉”衬衫、蓝色粗布裤、解放鞋为时尚。新娘着装以女式西装或花格仔衫、红布鞋为主。酒席从艇上变为在堤围边茅寮前后。受经济条件所限,水乡婚礼酒席往往缺桌少凳,一般是在地上铺上干稻草,用砖头或木头做凳子,中间铺一个麻包袋或放一只大竹筛子作桌子,席地而坐。菜式一般有九碗菜,常规的有白切鸡、南乳鹅、团大鸭、香芋扣肉、酸菜煮大鳊鱼、果仁肉丁、芥兰炒土鱿、酸瓜炒鹅杂、炸猪皮蛋花汤等。

  在缺衣少食的年代乃至今天,东涌水乡人对酒席的剩菜从不浪费。80年代以前,婚礼第二天,男家向亲友分发剩菜,是一种表示感谢的重要形式。能再吃两、三顿酒席中的剩菜,也是亲友向往的事情。即使在物质相当丰富的今天,打包剩菜已成为东涌水乡人的一个习惯,也算是一种节俭文化。

如今东涌水乡传统的婚礼仪式。

  改革开放后,东涌水乡婚礼也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所改善,迎亲艇从农用艇变为机动艇,从机动艇变成自行车,从自行车变为摩托车,2000年以后又从摩托车变成小货车、小汽车,小车又从几辆变成十几辆,而且用鲜花装扮,略显气派。

  对于婚礼,东涌水乡人从骨子里到外在都保持质朴而热闹的观点。女方从来不以彩礼为婚姻的出发点,而是更加看重男方的人品。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女方有的甚至是“零彩礼”,俗称“回南大过西北”的倒彩礼也不在少数。简单、节俭仍是主流。所以,婚宴他们首选在自家摆设,自己搭建临时帐篷,自己建灶,自己买肉菜,聘请亲戚或村里厨师上门现做现吃,热闹且温馨。

东涌水乡的集体婚礼。(郭杰雄 2012年 摄)

  新时代,东涌水乡年轻人更热衷于参加传统却不失时尚,质朴却更有意义的水乡集体婚礼。质朴热闹的婚俗新风正为东涌水乡增添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本文文字及图片均由广州文明网提供)

责任编辑:桑 小婷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