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了《习近平在宁德》一书,书籍19篇采访实录,从不同角度回忆了习近平在宁德的工作经历,生动讲述了三进下党、“四下基层”、搞“经济大合唱”、颁布“公务接待12条”、整治干部违规私建住宅等攻坚克难的故事,生动再现了习近平同志客观清醒、立足长远的战略思维,求真务实、从严治吏的领导作风,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真挚情怀,感受到习近平扶贫论述的宁德萌芽,更加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源泉。
勇于担当,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产党员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任何工作都要先看人民答不答应,人民高不高兴。这是多么崇高的价值理想。
受访者反映,习近平同志对群众平易近人,低调处事,但是,在处理违法乱纪的问题上,他从不含糊,从不讲情面。在宁德,他在清理干部违规建房问题上态度坚决,他说:“反腐败,讲廉政,我们别无选择。利用职权占用公共用地,给自家盖房子,还怎么取信270万闽东人民?反腐败必然要涉及到具体的人,如果我们在一个人身上丧失原则,我们就会在几百万人心上失去信任。”“想发财就不要来当干部,要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
习近平总书记心里始终装着人民,他当年从政的初心就是要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他带领基层干部俯下身子,走群众路线,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数事实证明,永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不变,才能有负责之勇气、担当之精神,才能勇往直前、奋不顾身,才能干成大事、善作善成。
深入调研,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治政之要在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并提出“四下基层”的工作制度,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几乎所有受访者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调查研究下基层”,他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跑遍辖区每个村子,尤其是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一般很少人去的偏远山村,他都调研走访,了解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他说,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真实的东西。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主政宁德期间,勤于调查研究,也精于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随时发现、解决群众困难;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农村实际情况,为科学决策打下基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推广了地方扶贫先进经验;通过调查研究,更密切了与群众的关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真实写照。
从关心老百姓的一餐一饭、柴米油盐酱醋茶,到治理一个大国的内政、外交、国防,对习近平总书记来说,其实都是一个目标,那就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好。这是他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动力源泉。所以,从昔日的“甘入苦海”到今日的“我将无我”,习近平同志为全党树立了光辉榜样,这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精准扶贫,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
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期间,面对“老、少、边、岛、穷”的宁德现状,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现实的个人”。习近平在调查后写下了《弱鸟如何先飞》一文,认为脱贫首先要解决观念上的贫困,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习近平提出:“根本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发扬‘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他最反感的是不切实际的数字脱贫和“撒胡椒面式脱贫”。他为宁德地区制定了长远规划,在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多种经济;各县根据自身特色,制定不同发展目标,以沿海带动山区,建成地区经济发展中心。习近平同志为摆脱当地的贫困落后面貌所作的努力,不仅对闽东地区摆脱贫困产生了长远而积极的影响,也形成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典范“宁德模式”,更为新时代中国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提供了有益经验,展现出他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1990年5月,在习近平同志离开宁德时,全区94%的贫困户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事实充分证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我们做到了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所以能够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中国全面脱贫攻坚是坚持人民至上的重大创举,是发挥人民至上方法论原则的必然结果。
《习近平在宁德》系列采访实录所记述的习近平同志在地方的从政经验,凝结了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应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举措,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 高育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