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厕所革命”现场会在福建省宁德市召开,近日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各地正如火如荼开展。可人居环境整治面广体大,只能因地制宜地少花钱、花小钱地办好事,与美丽乡村建设大手笔的投入有着天壤之别。因整治经费有限,让人不禁联想起计划经济年代的那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顺口溜,想起那种“勤俭节约、物尽其用”的补丁精神。
人居环境整治不搞“面子工程”,不搞大拆大建,不挖山毁林,要求从村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文化特色、经济状况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出发,注重保持乡土气息、民俗文化、田园风光,保持村庄原有肌理和格局。需要我们谋划于前,成竹在胸,像补衣服一样,找准问题,选好补丁,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像补衣服那样勤字当头,以最低成本一针一线地对破损残缺进行缝补提升,对凌乱无章进行系统地拼结完善;像补衣服那样,合理地就地取材,修废利旧,如有的村庄利用村庄内农户废弃后乱堆乱放的旧砖石,进行道路硬化铺设、沟渠砌护、场地硬化等,不仅清理了乱,还理出了个样。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不仅需要我们学习“补丁精神”,还需要我们情愿打补丁、学会打补丁。缝麻包般“粗针大线”式的补丁是不可取的,要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慈母般情怀,充满情感地服务群众,才会更好地带领群众、发动群众。缝补是门艺术,时常能化腐朽为神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无设计图纸,无硬性要求的情况下,每一位参与者既是设计师又是营造师,更需要我们精思巧用,在保持农村本色的基础上锦上添花,深掘地域文化、山水美景、田园风光、农家情趣等,如有的地方将农户家废弃不用的水缸、菜坛子等收集起来,错落布置,种上水生植物,形成一条特色围栏;将旧瓦片收集起来,护砌出一条别具特色的小水沟……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更需要弘扬“补丁精神”。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物质生活逐渐富有的同时,农村也慢慢滋生了讲排场、比阔气、慕虚荣等行为,许多地方“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在现实生活中已逐渐走样、变异。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国无俭必亡。实际上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我们都没有理由浪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时,应结合村规民约,下大力气倡导和践行“勤以修身、俭以养德”,才能为乡村振兴和未来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