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9-04-01来源:芜湖文明网
清明节,道不尽的思量
作者:林越

  又是一年春风起,又是一年清明到。

  女儿懵懵懂懂地问我,清明节三天假,我们要干嘛去呢?

  把第一天留给缅怀与追忆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作为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在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习俗。我们缅怀逝去的家人,追寻曾经的时光,唤醒家族共同的记忆。悠悠的哀思,让我们更加珍视亲情,珍惜亲人,这份珍惜,会使我们在彼此的相处中更加包容和体谅。

  这一份哀思,不止于“小我”,还应投射得更为广阔——我们此刻和平安宁的生活从何而来,我们的欢声笑语是谁在守护。缅怀英烈,追忆他们无私奉献的热血芳华,让一代又一代人把这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牢牢记住,久久传承。这一份哀思,不止于“哀切”,我们从缅怀中学会了感恩珍惜,懂得了家国情怀,学会如何去守护这美好的生活,学会如何去传承这无私的精神,这就是清明节最为生动的意义。

  把第二天留给自然和心灵吧。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在历史长河中,清明最初作为一个节气出现——经历了“立春”的初意萌发、“雨水”的润物无声、“惊蛰”的雷声隆隆、“春分”的地气融融,这一刻天朗气清,春和景明。在这个万物竞生的时节,人们脱下冬装,在明净的春光里探寻盎然的生机,在和煦的微风里感受心湖的微澜。喜悦欢欣之情油然而生,奋发向上之意也跃跃欲试。

  而唐代开始,清明被固定为重大祭祀节日,由于先人墓田多在郊外,人们在扫墓的同时,也伴随着踏青游乐。扫墓的凄切与踏青的欣然看似对比鲜明,其实和谐相融,它包含着中国人对于生与死清醒认知、坦然处之的朴素哲学情怀——人类繁衍亦如原上草,枯荣更迭,却永远生生不息。苏轼曾说,“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对于“死亡”豁达看待,对于“新生”珍而重之,亲近自然,唤醒心灵,探寻价值,这是人生的不懈追求,也是清明节最为隽永的意义。

  把第三天留给诗意和文明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节是一个蕴藉着诗意的节日,无论是“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的惆怅,还是“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的慷慨,无论是“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洒脱,还是“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的欣然,在这个满怀悠远诗意的节日,为自己读一首诗,教孩子读一首诗,感悟古人对于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体会今人对于人生价值的不断探求,我们的内心会因充盈而有力,因通透而清明。而在诗意的培育之外,我们还应该发现文明在这个节日里蕴含的力量——尊重风俗,文明祭扫的方式在不断更新,敬畏自然,文明踏青的行为也越来越美,这是社会的不断进步,更是清明节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

  这是一个传承了千年的节日,是缅怀追思,感恩前行的节日,也是传承文化、培育文明的节日。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一枚蕴藏着优良传统文化的种子,不要辜负这春光吧,带上孩子,把这一枚枚种子,种在她幼小的心田,期待那片蔚然渲染出最美的风景。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