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头银丝如雪,他斜挎着深绿色的布包,身姿笔挺地站在地铁车厢里,腰部挂着的LED小牌上,“勿需让座”四个字分外显眼……近日,辽宁大连地铁上,一名76岁的老人引发众多网友点赞,被称为“硬核大爷”。曾当过兵的刘增盛老人说,坐车时经常有年轻人为他让座:“现在的年轻人不容易,我身体还可以,站着也没问题。”据了解,像这样的老人并不只有刘增盛一个,而他们态度也大多是:“挺小的一件事儿,没什么值得说的,现在年轻人都不容易,要互相体谅。”
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社会对于“让座”一事发生过多次讨论甚至“争论”,按照社会常识,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先来先坐或购票入座是大家的共识;按照社会道德,尊老爱幼,年轻人为老人、病人、行动不便的人让座也实属正常,那么为什么“让座”这个只需要起身的简单动作,能引起如此大的讨论?原因在于“互相”一词。我们不能把他人的好意视为理所应当,文明社会的构建永远是在温暖和善良的双向交流中得到升华。何为尊老爱幼?就像一位网友说的:“年轻人尊老敬老,老人体恤年轻人,这就是和谐社会。”
“让”之一字,自古以来就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文明之光,无论是三岁小儿都熟知的“孔融让梨”,还是流传于诸多典籍中的礼让故事、道德警句,这种朴素却高尚的道德情操存在于我们大部分人的心底,体现在我们日常各种行为中,也成为标志社会文明尺度的社会公德。比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给有困难的人让座,比如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比如面对困难自己第一个顶上……这些行为其实都建立在朴素的同理心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愿增加别人的负担。这样的同理心绝不能只是单方面的投射,它需要得到正面的“回声”,而网友们的纷纷点赞正是对这种“体谅”的感动回应,在这种良性的“互动”中,文明得到了传递,人和人之间的信任纽带也更加坚实了。
“我遇到过有个老爷爷,被让座之后到站下车了,跑到车尾把让座的那个小年轻拉回来坐下。”“我怀孕的时候有个人给我让座,怕我不好意思就说自己下一站就下,等我下车了发现他站在后面。”“我有次给一个奶奶让座,奶奶一把把我按下去,说上一天班了还穿着高跟鞋,你快给我坐下”……在“勿需让座”的新闻下,很多网友都在回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温暖一幕,这些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关爱的平凡小事不会上新闻,不会引起沸腾的热议,但这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我们所共同构建、共同维护的文明社会,更是我们这个民族传承不息的精神财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多为他人着想,在接受他人善意的同时真诚地说一句“谢谢”,才能滋养出更多向上向善的力量,凝聚起文明的共识,让文明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