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分,走马金溪竹桥古村。入村庄大门处右侧立有一石碑,碑文后人拓下悬挂于门墙,是为“禁”文。文中对族人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定有详规。在此驻足良久,感悟颇深,竹桥前人将“禁”牌立于门脸处,是告诫族人后辈,须守村规,心持戒律。进入村中,在二道门楼处,地上用青条石镶就一个大大的“本”字,门内左侧有一惜字炉,嵌入墙内,文以载道,书不乱焚,与竹桥先人创下的发达产业——印刷业,行业操守息息相关。
庄内学堂、祠堂建筑更为显赫庄重,彰显出竹桥人崇文重教的传统。竹桥有“根”,文脉相连,理念为本。在三道门楼照壁上有一“序”牌,对庄内村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杂物摆放等做了约定。乡村治理,前人智慧,竹桥有“序”。游历村中,见竹桥人家门口各置一条青石长凳,问之,用于邻里之间串门聊天,方便席坐。每栋房屋拐角立面都磨出弧度,温馨设计原为避免路人磕碰,细节处体现竹桥有“爱”。竹桥人印书,选好纸、用好墨,经营有道,竹桥有“信”。竹桥古村,有一大大的“福”字,立于村中,行至此,给人启迪的已不是书法之道。家庭和谐,事业昌顺,村庄繁荣,有“脸”、有“根”、有“序”、有“爱”、有“信”方有福。
竹桥文化遗传给后人的德行精髓远胜于古建筑本身,匆匆一游,不足两个时辰,领悟不深,竹桥精神衍生出的现代价值尽在旅途回味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