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按照“组织建立起来、活动开展起来、群众发动起来、闲置资源利用起来、老旧小区靓起来”的思路,摸索出了一套“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自治管理”的老旧小区治理模式,小区变美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也得到大幅提升。
一、抓党建引领,促基础强起来
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将党支部建到居民小区”的要求,在具备条件的居民小区建立党支部,不具备建立党支部条件的小区,则组织居民依法成立自管委员会或业主委员会,履行小区管理职能职责。自从有了党支部、自管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居民就有了主心骨。同时,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包保老旧小区制度,每个老旧小区均明确一名区级领导、一个区直单位、一名街道干部、一名社区干部包保,细化包保任务,压实包保责任。在包保领导和小区党支部的带领下,党员带头对小区臭水沟、下水道、无人理会的卫生死角进行清扫保洁。党员的辛勤劳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纷纷加入小区改造提升工作中,共同建设美丽、宜居的居住小区。
二、抓项目整合,把资源用起来
工作中,我们在充分走访小区居民、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后拟定小区改造提升方案。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缺资金、缺项目的实际,按照“政府出一点、挂包单位出一点、小区居民筹一点、爱心人士捐一点”的办法,积极整合项目资金,从居民最关心、最迫切的事入手,通过实实在在的改造效果赢得市民的支持和参与。2018年以来,全市整治提升老旧小区744个。2020年以来,全市持续推进263个老旧(安置)小区、5个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提升工程。同时,按照“一小区一特色”的思路,积极整合小区现有资源,把体现小区居民生活、情感和价值的共同文化挖掘出来,通过文化长廊、记忆墙、展览馆等载体复原小区的道德风尚、历史轶事、人物事迹,凸显小区文化特色,唤醒小区居民的共同记忆。比如,马龙区老供销社小区的“供销文化”系列广告,每一块都融入了供销社人的情怀,上面的诗词都是由退休同志、老党员撰写的,他们把对供销事业的真情融入到每一块公益广告中;沾益总站生活小区结合实际制作“光辉岁月·幸福生活”文化长廊,通过回顾总站发展历程,忆当年青春激情岁月,让小区居民找回了“乡愁”。
三、抓活动开展,带市民动起来
完善小区《居规民约》《文明公约》等管理制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党员活动室、红色驿站等载体,广泛开展“我为小区捐本书、小区还我一书屋”“我为小区美次容,小区添我一身彩”“我陪老人一小时,老人送我一天乐”“我为小区添点绿,小区还我一片荫”“我为小区动动手,小区还我健康身”“我为小区守一夜,小区为我守一年”等主题文化活动,及时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区文化活动凝聚人心。比如,沾益区引导各小区长、楼栋长牵头成立各类文化协会,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居民文明习惯的养成;马龙区老百货公司小区、老供销社小区积极开展“我为小区添点绿,小区还我一片荫”活动,由小区居民亲自制作木花架,党员带头捐赠花、草,不仅美化了小区环境,更凝聚了民心、促进了邻里和谐。
四、抓共建共享,让小区靓起来
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组织联建,引领共治;事务联议,问题共商;阵地联用,空间共享;活动联办,资金共筹”的“四联四共”长效管理机制。整合各类资源下沉到小区,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帮助解决居民的烦心事、闹心事,努力增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比如,沾益区在老旧小区中开展星级文明小区创建,对创建为五星级文明小区、四星级文明小区、三星级文明小区的分别给予5000元、4000元、3000元奖励;马龙区把“有事好商量”的理念融入到老旧小区管理中,引导政协委员积极参与老旧小区议事协商活动,通过议事协商会的方式引导社区与小区居民在物业管理、改水改电、垃圾清理、车辆停放等小区事务上达成共识,推进小区改造提升。
治理工作中,我们得到四点启示:
第一,支部建设是核心。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深深体会到:党支部就是老旧小区改造的“火车头”,只有建好建强党支部,才能把党员和市民凝聚在一起,把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确保老旧小区改造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第二,党员带头是抓手。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的方式,凝聚起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强大合力和智慧,取得“小改造、大惠民”的良好效果。
第三,居民参与是关键。要把老旧小区改造成美丽宜居、舒心舒适的地方,就得充分尊重民意,让小区居民唱主角。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各小区党支部、自管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多次入户征求群众意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形成了居民认可的老旧小区改造方案,使老旧小区改造顺民意、得民心。
第四,共建共享是出路。引导居民共建共享小区改造成果才是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精细化管理的出路。为此,各老旧小区坚持走“组织联建、事务联议、阵地联用、活动联办”的共建共管共享之路,让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让居民在参与改造中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云南省曲靖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