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福建省泉州市:用文明浇筑城市美好生活
发表时间:2022-09-13来源:中国文明网

东西塔和西街相映成画,古城在美景、历史与情怀中焕发新活力。陈英杰摄。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文化底蕴润泽城市文明、以生态品质美城市文明、以爱拼敢赢点亮城市文明,全力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之城,连续三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城市之魂,打造信仰坚定之城。

  一是政治领航“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工作导向,按照建设“信仰之城、首善之城、幸福之城、魅力之城、善治之城、共享之城”的要求,统筹谋划部署,持之以恒推进。二是价值引领“立主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泉’民开讲”、华大讲堂等平台,建成精神文明教育培训中心,推动近6000个单位开展精神文明教育。三是思想淬炼“强信念”。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精心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等系列活动,创新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社会做好事”实践活动。

开展“我为社会做好事”志愿服务集中行动,打造崇德向善之城。

  扬文明之风,打造崇德向善之城。

  一是品德塑造重引导。持续开展公共生活好言行、“文明用餐、公筷公勺”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主题活动近5万场次。建成道德模范,405名市民入选中国、福建好人榜(泉州市道德模范)。二是文明实践重养成。建立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373个,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近6万场次。8000多家志愿服务组织、近150万名志愿者群体托起“志愿情、泉州红”品牌。三是弘扬新风重示范。出台《泉州市文明行为促进办法》,印发《名城焕新貌刺桐花正红》《市民文明手册》10万册,“家乡红我代言”“和美泉州”等创新经验走向全国。涌现出山海协作、军民共建等闻名全国的创建名片。

“宋元中国 海丝泉州”,开展闽南美好生活嘉年华活动,打造文化厚重之城。

提线木偶等特色传统文化“活起来”

  立人文之根,打造文化厚重之城。

  一是传统文化“活起来”。推动活化石南音等特色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精心打造国际南音大会唱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文化品牌。“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是文化服务“动起来”。深入实施“万千百十”文化惠民服务,开展公益演出近3000场。编印《泉州礼数》《泉州志愿群英》等丛书画册,让普通百姓在故事中寻找文明。三是文化产业“强起来”。发展创意设计、数字文化等“文化+”新业态,将戏剧、灯谜、雕刻、陶瓷、纸织画、茶文化等下沉到乡村、社区、学校,打造百姓家门口文化盛宴。

2022元宵节小白流动花灯与老城区交相辉映,打造和谐宜居之城。

  品自然之美,打造和谐宜居之城。

  一是古城修旧如旧。抓好64个古城项目建设,改造古街巷、历史建筑,古城在美景、历史与情怀中焕发新活力,成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样本”。二是新城环湾向湾。开展“城乡品质提升年”活动,“一两翼三带”布局加速展开,“蓝蓝泉州湾”凸显新貌。泉州市本级、4个中心城区及石狮、晋江、惠安的环泉州湾文明城市群初步形成。三是管理精细精准。出台《泉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规定,常态化开展市容环境卫生大整治,“风和日丽、蓝天白云”成为最清澈、最朴素的泉州颜色。 

  为民之策,打造人民满意之城。

  一是以民意为先抓创建。修订《市民文明公约》,深入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周”等创建活动。手机APP年均发送创城短信1000万条,多渠道搭建全民参与创建的平台。二是以民生为要抓创建。聚焦群众日常生活,实施民生“四心”工程,解决民生“关键小事”,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建设公共停车设施。三是以民情为本抓创建。超75%地方财力投入民生,完成教育、医疗、养老等补短板项目,教育、医疗等主要民生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图文供稿:福建省文明办)

责任编辑:林凤清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