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灯塔村:铺就致富路 唱好文明曲-中国文明网
安徽省灯塔村:铺就致富路 唱好文明曲
发表时间:2023-10-25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金秋时节,走进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乌沙镇灯塔村,160亩绿油油的葛根藤叶迎风摇曳,蓝天白云下,整个村子树木葱茏,一排排农家院落新颖别致,一条条村巷道路干净通畅,满眼尽是乡村美景。

  近年来,灯塔村通过创新治理模式,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乡村,走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时代乡村治理新路径。

贵池区灯塔村全貌

  特色种植铺就致富路

  “我快70岁了,身体还硬朗,从2019年村里的葛根产业基地建设开始,就在基地干活,每天能挣80多元。”灯塔村村民苏海铛乐呵呵地说。

  产业兴则乡村兴。以前村里的山坡地上到处是野生葛根,2019年,灯塔村决定依托禀赋资源,大力发展葛根产业。经过四年多的发展,灯塔村的葛根种植面积已达160亩。以前,村民们只能在家种蔬菜粮食或者出去打工挣钱,如今,一株株生长在灯塔村田地间的葛根苗成了村强民富的支柱产业,30多名村民也在家门口成了“上班族”。“一天能赚个小一百块钱,离家还近,多好的事呀!”村民陈美莲笑着说,自从村里发展葛根产业,她便从单纯靠种地谋生的传统农民转身变为一边拿工资一边拿租金的“双薪农民”。

产业基地郁郁葱葱,葛根长势喜人。

  灯塔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后,先后安装路灯282盏,建设旅游公厕3所,实施村庄绿化面积13.2公顷,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因地制宜建设的农民健身休闲活动广场、远程教育广场不仅满足村民对文体生活的需求,还有效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灯塔村党总支书记表示,灯塔村将继续探索葛根产业的发展之路,全力推进葛根多元化、产业化、科技化发展,把产业特色做明、把产业优势做强、把产业效益提高,为当地村民铺就一条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近年来,灯塔村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涵养文明乡风,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为建强文明实践阵地,2020年,灯塔村重新整合纪氏家风馆、村史民俗展览馆、农家书屋等资源,建成建筑面积11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内设有理论宣讲室、市民教育室、文化活动室、科普宣传室、未成年人活动室、室外健身广场、家长学校7个功能区,全面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灯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细听春日语 坐看黄梅戏”文艺演出。

  “我们欣喜地发现,村民农闲时不再只是‘张家长、李家短’,而是去农家书屋看看书、去实践广场活动筋骨,去文化活动室看看表演……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灯塔村党总支书记说道。

  聚焦群众服务,灯塔村还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先后发动1120名志愿者参与到防汛抗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各项工作中,有力推进了村民互帮互助共建美好家园,为乡村振兴汇聚起强大志愿服务力量。

  移风易俗引领新风尚

  “在这办婚礼非常好,地方宽敞,随礼金额也有标准,不会铺张浪费,既喜庆又节俭。”在灯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办婚礼的村民何长婉开心地说道。

  “过去村里办婚礼相互攀比现象严重,一桌上千元都正常。现在红白喜事理事会倡导每桌酒席不超过500元,大大减少了铺张浪费。”灯塔村党总支书记表示,灯塔村先后出台了《红白理事会管理办法》《婚事新办具体流程及标准》《丧事简办具体流程及标准》等7项制度,通过定规立矩,让移风易俗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经过几年的宣传引导,红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节俭风尚已逐步成为村民的共识。

村规民约墙

  灯塔村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即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吸收15名有威望、有经验、有文化、有热情的群众加入,有序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公益慈善、文体娱乐等活动。同时,通过公益墙画、小喇叭宣讲等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看得见、听得懂的“土规定”“土口号”中,以“小村规”撬动“大治理”。近年来,“四会”组织共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2起,引导劝解红白喜事简办16起。

  灯塔村还把破除封建迷信、摒弃婚丧陋习、健康生活习惯等写进村规民约,编成朗朗上口的文艺作品,让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供稿:安徽省文明办 安徽文明网)

【责任编辑: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