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起源
来源:光明日报

  天高云淡,秋风乍起,黄叶飘零,重阳又至。诗云“一叶落知天下秋”,古人常将生命轮回与时令往复相比,因春生秋落而叹生命盛衰,对秋日怀有别样情愫,遂亦生出独特的重阳节俗。

  关于“重阳节”一词,一般认为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观念。《易经》中有言,“六”为阴,“九”为阳,两九相重,日月并阳,因之九月九日名重阳,或重九。民间百姓取“九”与“久”谐音,便将重阳节与祈求长寿联结起来,曹丕《与钟繇九日送菊书》云:“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重阳节习俗如饮菊花酒、佩茱萸也成为令人长寿的象征,《西京杂记》中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据历史记载,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一开始与驱邪避灾观念有关。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曾记载一则“桓景避难”传说,讲汝南桓景从学于费长房,某日费长房嘱桓景九月九日家中有难须即刻还家,且归后须带领全家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才可脱难,桓景照做,全家得脱。美丽的传说就这样与重阳节合在一起。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节日俗信成分日趋淡化,世俗化渐浓。

  唐宋时期,重阳宴饮之风大炽,权贵豪富常举“重阳曲江宴”“重阳鹿鸣宴”,普通家户则于重九郊游野宴。欢饮情浓不免作文赋诗,据传初唐著名诗人王勃即于重阳宴上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重阳节诗词亦比比皆是,诗佛王维写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明清以后,重阳节逐渐衰微,但民间仍传承着重阳登高、赏菊簪菊、佩茱萸、饮菊花酒、食重阳糕之俗。

  20世纪80年代,国家因应社会发展,重视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加强老年人文化生活建设,将重阳节强调的祈寿延年观与儒家的孝亲敬老观相结合,将重阳节确定为“老人节”,2012年“老年节”又被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孝敬”不仅在于家庭内部,还包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伦理,成为稳定社会秩序和维系文化延续的重要文化支撑。新时代的重阳“老人节”应该继承并发扬这一核心理念,继续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更要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来做文章。

  我们看到,如今每逢重阳节,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等都在举行各种敬老爱老活动。城市社区不再是简单的送慰问,而是结合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送去实际的知识和技能,有的进社区举办防诈骗讲座、法律知识讲座和义诊,有的开展科技助老主题活动,向老年人讲授电脑、手机等电子信息产品使用科普知识。在山西阳城皇城村,每年重阳前后,村民们都会祭祖敬老、登高怀远,如今又增添了孝老模范评选、同享孝老敬亲宴和重阳文化习俗展等。在浙江洪溪村,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准备集体聚餐,为老年人奉上精彩的文艺节目,以示敬老之意。这些切实可感的举动带给老年人的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当然,尊老敬老绝不止于重阳节,而是要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给父母的一句问候,公共交通上给老年人的一个让座,等等,都是我们用实际行动给老年人的物质满足和精神补养。

责任编辑:林凤清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