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让传统节日焕发时代新气象
发表时间:2023-06-20来源:光明网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包粽子、赛龙舟、悬艾草、挂荷包等民间民俗活动代代相传,还承载着祭祀拜祖的爱国忠孝文化、崇尚健康的饮食生活文化、尚美尚新的工艺创造文化以及团结协作的体育娱乐文化等。今天看来,端午节已经成为汇集当代多样文化创新型态与文明创造成果共同发展的丰富文化节日。

  端午节中的民族爱国文化

  作为政治家、诗人的屈原,他的爱国忧民情怀在《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中得以看见。当屈原抱石投江以生命告慰楚国后,百姓纷纷来到江畔凭悼。渔夫向江中的鱼虾投掷食物,希望它们不去咬食屈原的身体。后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民间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

  悲壮的历史虽然过去两千余年,但是爱国忠孝的民族精神却代代相传。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从来不乏充满爱国情怀、牺牲精神的英雄人民,他们中有隐姓埋名投身西北戈壁,为新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奋斗一生的科学家;有维护边境安全献出宝贵生命的青年战士;有在脱贫攻坚征程上挥洒汗水的广大驻村干部;更有许许多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舍小家顾大家、用生命守护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宁的人民英雄。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民族爱国情感深沉接续和伟大中国精神的代代传承。

  端午节中的民族饮食文化

  每逢端午节,祖国各地以及海外华人都会包制各式各样的粽子。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在中国长盛不衰。粽子不仅仅寄托了对爱国诗人的怀念,更发展成为一种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寄托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传统粽子一般是以植物叶片包裹糯米煮制而成,在我国南方地区常以箬叶包粽子,而北方大部分地区则以芦苇叶为主。粽子形状多样、口味各异,体现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在烹制过程中,粽叶中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慢慢沁入糯米,形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节日美味。中华美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粽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端午节中的民族手工艺文化

  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也是视觉文化发展的过程。从粗糙石器到精美雕刻,从稚拙岩画到斑斓彩绘,从平面观看到三维体验等,都伴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与体验。

  今天,琳琅满目的粽子手工艺制品以及衍生品也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粽子香包、粽子挂饰、粽子手链、粽子耳坠、粽子手包等都成为装点生活的民族传统文化创意形态。比如北京“慧子手工”制作的粽子挂饰,以“中华五色”青、红、白、黑、黄五彩丝线对应“五行”与“天地方位”缠绕出色彩艳丽的粽子饰品,体现出工艺创作者对中华文化的深度思考与传承创造。事实上,以端午粽子为母题的工艺美术创作早已衍生出了许多新的民间手工艺制品,它们共同成为乡村振兴之路上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此外,精致的荷包、五彩绳等端午节小挂件,经过手工制作者精心构思、巧妙布局,包含了他们所有的感情和无数的心血,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坚守传承和变通创新。

  端午节中的民族体育文化

  传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纷纷划船在汨罗江上寻找,希望能够找到屈原。之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便有了江上划船的民间习俗。在湖南省汨罗县人们每逢端午竞渡都要先到屈子祠朝庙,将龙舟的龙头饰件在祠中祭拜过后再安放在船头,以此拜祭龙神和纪念屈原。

  如今,端午节庙祠祭拜慢慢淡化,但是赛龙舟的习俗却一直延续,并发展成为大众参与的水上体育运动形式,在我国南方各地尤为盛行。龙舟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团队的团结协作能力,而受到各地民众的喜爱和参与,并衍生出了众多国内和国际龙舟赛事活动,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热爱水上运动的体育健儿。同时,我国一些有条件的地方高校也将赛龙舟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引入大学生体育运动训练项目,为高校现代体育运动训练注入了新活力。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基本、深沉、持久的力量。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当前,在全球文化广泛交流的时代背景下,端午节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意涵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民族化拓展和全球性推广。(作者: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 魏辉)

责任编辑:王 爽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