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2023年清明英烈祭扫活动启动
发表时间:2023-03-31 来源:中国文明网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3月24日,百余名烈士家属、退役军人、机关干部、学生、志愿者等各界人士代表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哈尔滨烈士陵园庄严集会,祭奠革命先烈、寄托深切哀思,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清明节到来之际,哈尔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精神文明办联合举办“赓续•弘扬”2023年哈尔滨市清明英烈祭扫活动启动仪式,铭记光辉历史,倡导文明新风,激发昂扬斗志,开创更好未来。

  云端传哀思,千里共此情。活动启动仪式通过哈尔滨日报社ZAKER哈尔滨平台同步直播。截至当日14时,共吸引超36万名网友观看直播及回放。大家通过缅怀革命英烈的丰功伟绩,更加坚定红色信仰,进一步汇聚奋进力量。

  青史不泯——云端线下共哀思

  早春的哈尔滨烈士陵园,苍松翠柏挺立,气氛庄严肃穆。社会各界人士代表手持菊花、安静肃立。

  9时,在巍然屹立的无名烈士纪念碑前,“赓续•弘扬”2023年哈尔滨市清明英烈祭扫活动启动仪式正式开始。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高唱国歌。嘹亮的歌声,不仅回荡在烈士陵园,还通过无人机的现场拍摄,同步传播到互联网上。

  “名垂青史 魂系华夏”纪念碑上,八个金色大字刚劲有力、格外醒目。在为革命烈士默哀后,各界代表向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并缓步绕行、瞻仰纪念碑。

  “缅怀英烈是为了铭记历史。”“无论多久,我们都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与功绩”……在网络直播平台上,网友们也被庄严的仪式所感染。他们留言互动,共同缅怀英烈,表达深深思念。

  “能够参与清明祭英烈活动,护卫、升起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深感使命光荣。”参加祭祀活动的东北农业大学国旗护卫队同学说,“每一次致敬英烈、缅怀英烈,都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们一定会继承好、弘扬好英烈精神,用青春与热血守护‘中国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同学说,“我们要始终牢记革命先辈的伟大付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文明祭祀——别样花束慰英灵

  洁白的毛巾拂去墓碑上的尘埃,别样的花束传递崇高的敬意……启动仪式后,来自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我为英雄绘彩虹”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将精心制作的花束敬献到园区内一座座烈士墓前。

  记者注意到,这些手工花束清新典雅、造型别致,其样式、材质各有不同,极具匠心。

  据学院辅导员老师介绍,10多年来,学院的师生坚持通过为烈士描墓碑、制作手作花束等文明祭祀方式缅怀英烈。

  今年3月初,学院发布招募祭英烈手作花束志愿者的消息后,不到半小时,就招募到282名同学。同学们共组成19个小组,选用蚕丝、不织布、扭扭棒、石塑黏土、皱纹纸等4类12种材料,从制作效果图、选料、制作、包装,共历时22天,完成19个花束,花束制作完成,大家还将饱含敬意的“心语”书写在卡片纸上,插入花束,敬献给英雄烈士。

  在朱瑞将军墓前,10名来自香坊区“橄榄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正在扫墓。他们身穿“红马甲”,手持扫帚、毛巾等工具,把墓碑擦拭得一尘不染。

  “我们这些参加活动的老兵平均年龄超过50岁,均拥有20年左右的从军经历。”退役军人志愿者代表说,“哈尔滨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从军时,我们以英烈为榜样保家卫国;退役后,他们的精神仍激励鼓舞着我们做好志愿服务。”

  缅怀革命先烈,展现文明新风。据介绍,进入清明祭扫服务保障期后,哈尔滨烈士陵园内处处可以看到志愿服务“红马甲”,他们有的组织开展祭扫活动,有的协助园区工作人员清理卫生,有的为参谒群众提供导引服务……为清明祭祀做出文明表率,充分展现了哈尔滨“志愿之城”的风采。

  赓续血脉——英烈精神我传承

  英雄长眠于此,青史永续传承。

  “我们要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走进烈士陵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馆,一名名由小学生担任的“小小红色讲解员”站在不同展区迎候参观群众,向他们讲述革命英烈的故事。

  “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活动现场的一名小学生说,“通过学校组织祭英烈活动,我了解到很多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感受到他们的伟大精神和高尚人格,我要以自己的努力把英烈的精神和这份感动传播出去,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

  哈尔滨烈士陵园管护中心主任说,各大中小学校学生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也是园区参谒的重要群体,陵园要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载体向英烈学习致敬,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激励他们争做时代先锋。

  清明节期间,哈市各区县(市)将广泛开展英烈祭扫活动,通过法规宣传、事迹展陈等方式,讲好革命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弘扬英烈精神,以红色教育启智润心、培根铸魂。(供稿:哈尔滨市文明办)

责任编辑:王 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