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胡则: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发表时间: 2017-08-29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1959年8月,毛泽东视察浙江金华时曾对当时的永康县委书记说:“永康有个方岩,方岩有个胡公大帝。胡公大帝不是神,而是人。他姓胡名则,是北宋的一个清官,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所以香火长盛不衰。我们共产党的干部也应该多做好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嘛!”

  胡则出生于浙江永康胡库村,少时家贫,北宋太宗端拱二年登进士,开宋朝八婺科第之先河。胡则历任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先后出知浔州、睦州、温州、福州、杭州、陈州等,按察江淮、京西、广西、陕西等六路使节,并曾担任权三司使使部流内铨、工部侍郎、兵部侍郎等朝迁重臣。“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苏东坡笔下的西湖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早在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州前几十年,公元1026年的杭州知州胡则面对钱塘江大潮引发的严重水患,集聚民力修筑钱塘江海塘,为此后治理环杭州水系和西湖水患打下坚实基础。公元1039年,胡则病逝杭州,范仲淹在胡则墓志铭中写道:“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

  胡则以国为重的为官准则和刚正不阿的道德风范,逐渐积淀为胡氏家族的家规家训规范。胡氏家训由胡则及其弟胡赈创始,历经宋、元、明历代传承整理完善后,到乾隆十二年正式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胡氏家训》。《胡氏家训》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当时吴越文化的影响,修身、齐家、治国的核心思想得到充分体现与身体力行。首先,《胡氏家训》把个人修养摆在重要位置,提出“家道盛衰,皆系于积善与积恶而已”“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侥幸心”,倡导“以清白相承”、以“和睦”成“逊顺家风”,教导子孙后代做到善恶分明、积善行德,为子孙后代树立行为规范。同时,《胡氏家训》把个人、家庭、家族与百姓、国家、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特别提到“为官心存君国”“以家国为重,以忠孝仁义为上”“先忧后乐,鞠躬尽瘁”等,充分展现胡氏子孙强烈的家国担当与百姓情怀。并且,《胡氏家训》十分崇学重教,一再申明教导“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即使冥顽,纵有开悟之时”,“为人者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正是有了这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和“身系家国、尽忠有责”精神的传递和观念的引导,胡氏后人寒窗苦读的传统和为国为民的努力从未改变,从而成就了一个个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官身留名的耕读之家和书香之第。

  继胡则之后,胡氏一门进士及第多达54人,仅胡库一个村明清两代举人、秀才、贡生近200人,涌现了一批清白传家、敢于担当、为国尽忠、为民造福的好官、清官。他们遵从《胡氏家训》崇高的家国情怀和深厚的为民情怀,崇尚学习,注重教育,一心为民。北宋以来,胡库村先后建有上书院、“祠塾”、文昌阁、崇本书院等学所,不仅为族人读书专属之地,也为方圆周边村落学子延师授业。

  如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精神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两学一做”、干净干事、清白为官的生动样本。(作者为中共浙江省金华市委党校副教授陈旭东)

责任编辑: 梁 艳红
【纠错】
相关稿件
新时代加油干
文明影音
文明创建
先进典型
志愿服务
网络公益
文脉中华
书读中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