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智涛展示收藏的抗战时期图书。 本报记者 姜峰摄
“接到你的电话,我激动地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进门握手,未及寒暄,老崔向记者蹦出了这第一句话。
办个抗战收藏博物馆,这是已过花甲之年的老崔最大的愿望。虽知不易,他仍希望通过记者将自己的“奢求”向社会有识之士“广而告之”。
老崔名叫崔智涛,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农村。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倾其所有,独自辗转10余个省份,累计收藏了500余件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珍贵历史文献和相关实物。今年7月,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他在西安半坡博物馆举办了题为《一个公民的抗战收藏》的个人展览。
“十天十夜讲不完”的藏品故事
将记者请进客厅,老崔二话不说便搬出了4个整理箱,一边把收藏品取出,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每件藏品的来历和故事。不一会儿,客厅就已经摆不下了。“要是每件儿都仔细讲,十天十夜都讲不完。”崔智涛说。
在崔智涛的实物收藏里,还包括当时缴获的战利品,其中有机枪子弹、钢盔、手雷、刺刀等,最珍贵的要数一张日军地形图。这张地形图实为西安、咸阳交界一带斗门镇的地图,比例尺为五万分之一。图上注明由参谋本部、陆地测量部绘制于昭和十三年(即1938年),并特别标注“军事秘密”。图上,村庄、道路、河流的位置都极为详尽,“这些都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铁证,日军虽最终没能侵入陕西,但西安周边的军事地图却早已绘制好了,足见其野心。”
除了实物藏品,老崔还珍藏着许多抗战时期的历史文献资料。其中一本已经泛黄的《抗日三字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人之初,性忠坚;爱国家,出自然。国不保,家不安;卫国家,务当先……雪国耻,收失地;我同胞,宜勉励”,这本只有15页的小书在1938年3月27日初版,印数12000本,同年4月10日即再版,印数增至15000本,而到了5月4日已是第三版,印数高达20000本。可见当时全国民众对此书的欢迎和抗战情绪的高涨。
民族记忆的守望者
作为一位民间收藏家,崔智涛现在的身份仍然是农民。
1951年出生于咸阳市乾县,老崔从小就在老家务农,“当时生活条件很差,小时候过年,把榆树皮拿碾子碾碎和到面里,就算是年夜饭。”改革开放后,他做起了眼镜、药材生意,凭着吃苦耐劳赚到了“第一桶金”。“光琢磨着挣钱没啥意思,我虽然没有文化,但我也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影响和改变更多的人,这样咱这一辈子也值了。”
偶然的机会,崔智涛接触到了抗战物品收藏领域,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做生意赚点钱,就出去收一些东西,足迹遍及十几个省份,最远去过新疆伊犁和喀什”。“到外地拉东西,我先后用坏了十几个行李箱,到最后行李箱的轮轴我都得用铁箍箍起来。”
除了旅途奔波的艰辛,老崔还曾遭遇生命危险。2003年冬天,崔智涛搭乘夜班长途车去兰州,准备收集陕甘宁边区货币。凌晨5点多下车前往兰州黄庙文物市场时,3名歹徒“盯”上他,从背后用木棍猛击他的后脑,老崔大声呼救并与歹徒展开搏斗,歹徒眼看难以得手,无奈仓皇而逃,而忍着疼痛的老崔,终于“淘”到3张陕甘宁边区的货币。
抗战收藏品越来越多,老崔十分盼望筹备一座抗战收藏博物馆,兼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然而办馆面临诸多困难,“来看藏品的人很多,也有不少是企业家,但都是冲着钱来的。”在崔智涛看来,“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实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已不是我的个人藏品了,它们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敌的见证,记录着我们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意志,是这个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会做一名民族记忆的守望者,把它们保存好,帮助后人将这份历史永久传承下去。”(记者 姜峰)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各地“开讲”家风家训故事
已是最后一篇
-
各地“开讲”家风家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