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开放 身体力行
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并非个人小事,应摆正家风与党风的关系,正人先正己,带出优良家风
记者:我们一直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个人修养,现在又强调加强家风建设。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
吴爱国:从字面上理解“领导”一词的涵义,一是要向“我”看,领着干;二要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可以说,领导干部的作风,对一个地方的政治风气影响是深远的。家风影响作风、家风推动作为。“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家风正,领导干部在从政过程中就能做到理直气壮,不为亲情所累。家风淳,领导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必然得以强化。应当说,好家风有利于推动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争当“四个自觉”模范,可以大大地净化一个地方的社风政风。
韩星:家风建设并不是光宗耀祖、升官发财、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是要让领导干部把个人利益同人民利益联系起来,把端正家风与树立良好党风联系起来,身怀党和国家利益,心念人民群众疾苦,严格要求配偶子女,真正做一个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的好党员、好公仆。我们一直强调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但有时对家风建设重视不够,导致不少同志忽视家庭关系的建设和维护。然而,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它事关领导干部个人成败及以德治党大业。
记者:领导干部建设良好家风应当从哪些地方着手、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和环节?
韩星:家风就是家庭成员共同遵循的为人处事规范。领导干部在外是领导,在家是家长,一言一行深刻地影响着周围人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家庭往往都有家训,以训诫的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诲与训导,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像班昭《女诫》、颜之推《颜氏家训》、司马光《家范》、朱熹《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等等。
在我们党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征程中,同样积淀了许多优良传统,这其中,老一辈革命家所树立的醇厚家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党内优秀传统的重要源头之一:毛泽东同志曾要求子女树立平民思想:“靠毛泽东不行,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周恩来同志曾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下“十条家规”,要求亲属不搞特殊化……这些家庭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模式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宁宏昌:作为领导干部,还要注意自觉加强自身修为。修身是齐家的基础,只有自己变好了、变强了,才能对家人施加正向影响,才能更好地言传身教。我过去是一名县级干部,也是大家庭的家长。我深深明白“严是爱、宠是害”的道理。
我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长孙提出来要翻新重建,改善居住条件。但我叮嘱他们一定要符合政策。家里人觉得委屈:周边很多房子都没有手续,为什么人家就能建?我说,我是党员,遵守纪律是本分,组织没有批准就是不能动,最终就没有修成。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召开家庭会议为灾区捐款,全家捐款1.3万余元。此后的玉树、雅安、鲁甸地震乃至尼泊尔地震,我家都通过捐款表达了爱心和关切,孩子们非常积极。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房子、一次捐款的问题,我更希望的是通过这些小事让孩子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记者:古人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把立德放在首位。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何以培树优良家风为抓手真正做到以德为先?
任贵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共产党人的道德修养是当代社会风尚、新型家风的导向。要树立良好家风,其根本就在于当家人的自身修养、素质和定力。具体来说,在培树优良家风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要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磨练自己、提高自己,按规则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把握自己,管好自己,管得住小节,把欲望关进自律的笼子里,做精神上的富足者。正人先正己,这是树立良好家风的关键,也是以德治党的基本要求。
吴爱国:领导干部做到“修身”“齐家”,关键要把握三个重点环节:一是“带”,良好家风,需要领导干部以自身一言一行影响和带动家人,而领导干部“正己”的过程,也是实现“修身”的关键;二是“管”,良好的家风是管出来的,领导干部要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党风的关系,不仅要对自己严,还要对亲人严,守好家中的“廉洁门”、筑牢家庭的“廉洁墙”;三是“育”,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形成家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提高德行、培育优良的家风。
张希贤:家风建设需要补齐短板。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方略。比如,家庭化腐败、家族式腐败的重灾区在哪里,成因是什么——家风建设的方略一定要对路。同时,要以家风建设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记者 吴奇强 贺 勇 赵婀娜 王昊男 叶 琦 统筹 彭 波 申 茜 版式设计 蔡华伟)
议论风声
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重视工作作风建设却忽视了家风建设。殊不知,没有良好的家风,领导干部的作风就缺了一块重要基石,久而久之,自己和家庭成员就可能变得“任性”,就有“一人不廉,全家不圆”的风险。
——洛 平(洛阳党建网)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风若正,廉洁奉公便有了精神支撑,家庭成员作风必淳,党风政风自清;相反,若家风不正、家教不严,不但会逼退领导干部应该坚持的原则与底线,而且会把干部自身拖入违法乱纪的深渊。
——杨 娜(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员干部在家风方面的道德标准应该高于普通群众,领导干部应该高于普通党员干部。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与党风、政风是有紧密联系的,家风的好坏直接反映着领导干部个人作风的好坏。
——薛庆超(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原局长)
家风建设无疑已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是其清廉为官的一道屏障,也是避免自己与家人被“围猎”的重要法宝。净化官员家风,首先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加强对他们“身边人”的廉政教育,使亲属知法守法,筑牢家庭防线。
——安子州(荆楚网)
领导干部是有亲情的,但是权力要“六亲不认”,不能将亲情与权力挂钩。所以,立家规、传族训可以看作是对领导干部子女亲属的一种精神上的“硬约束”,落脚点其实也是对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约束。——辛 鸣(中央党校)
老一辈革命家对子女有着严格的要求,让其在基层摔打,在艰难困苦中成长。家风看似无形,但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心的约束是有形的。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家风的养成,推进党风政风社风的向好。
——周淑真(中国人民大学)
家风与党风政风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贪污腐化,与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很大关系。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的家风事关党风政风。
——孙兰英(天津大学)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福州大学:“家风家训”滋养青春情怀
已是最后一篇
-
福州大学:“家风家训”滋养青春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