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根之所系、脉之所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奋进的征程中,我们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以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以精神之力排除千难万险,努力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是对我们党一百多年来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为新时代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为我们构建精神家园、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契合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是马克思主义彰显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重要保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产生于中华文化沃土,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政治伦理视角看,当代中国制度文化内核的构建,离不开传统文化精髓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根植于传统政治哲学思想基因之中。正如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的:“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党的使命宗旨视角看,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诉求,源于深厚的传统民本思想。《尚书·五子之歌》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思想,强调政在养民、民生为国家之根本,体现了敬德、重民的理想内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蕴含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传统哲学思想,启迪后人深刻认识天人之间的内在联系,保持对于天地宇宙的敬畏与热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把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映照出中国共产党“天下一家”“协和万邦”的博大胸襟。“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能更好”,把我们党胸怀天下、追求世界大同的理想表达得明白畅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事实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中华文明价值理念和智慧的继承创新。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实现我们既定的奋斗目标,文化是重要的力量源泉,精神是强大的力量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深处走来,历经岁月风雨的洗礼,在日用而不觉中被14亿多中国人民所认同和践行。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断从中获得滋养,我们将获得更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习近平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列举的文化典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萃。我们要认真学习和体味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和道理,从中学习理解中华文明的真谛,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懈奋斗。(向贤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