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在微博“被去世”,引发舆论对微博传播方式的思考,同时也给当事人及更多的媒体人一个反省契机。“青年话题”8日发表《金庸“被去世”谁对微博负责》一文,提出“微博的道德和事实审核机制究竟在哪里”的问题。 这个问题提得正是时候,微博改变了传播,也改变了生活,当它成为一个庞大群体的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时,对它的检视及省思就很有必要。但是,我不同意这篇文章中的悲观论调,更不同意作者所说,对微博传播谣言除了审核外,就几乎无解的结论。 微博的问题几乎与生俱来,它的快捷传播方式,必然导致信息流量的增大;同时,因其“碎片化”特征而带来的割裂性,也必然存在片面或信源断裂。但是,与生俱来的还有另一个特征,就是要训练和提高如何把碎片整合为整体的思维能力。如果缺少这个能力,即使把整个宇宙放在面前,即使面对的不是微博而是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你看到的依然还是碎片。这也意味着,微博的问题其实也是传统媒体当初问世时的问题,它之所以让人感到严重,只是与其传播速度有关。 这就好比汽车与自行车的关系,都有刹车,但这种装置只在面对危险时使用,这是共性。如果非要让汽车另加一个减速装置而与自行车处于同样的速度,相信没人会再买汽车。微博比传统媒体传播要快捷,它的缺点明显,比如快捷地产生和传播谣言;但另一个方面则是它的辟谣速度同样快捷。就以金庸在微博“被去世”事件而论,从开始传播到闾丘露薇辟谣,微博屏幕上铺天盖地都是辟谣、道歉、内疚和自责,先生很快就“复活”了。这反过来说明,信息流通越快,辟谣功能更健全,信息越容易去伪存真。 也许有人说因为金庸先生是名人,迅速辟谣是特例。其实不然,在信息流通无碍的网络江湖,无论是事实发布者还是观点发布者,都必须具备“市场竞争”的信誉。如果发布者传播虚假信息,必然会被网友所唾弃,其影响力和传播能力自然相应减小。这是网络传播的特性所决定的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还有人认为,从心理学角度看,辟谣比传谣艰难。是的,因为猎奇等诸多因素,人们往往更容易相信谣言,但是,同样因为猎奇心理及成就感,还有人更愿意主动甄别谣言,更愿意在辟谣中体现成功的快感。如果说谣言止于智者,也只有网络时代才能真正实现。 该文认为,微博使用者的道德素养良莠不齐,运营者应该建立应有的道德和事实审核机制。但道德素养良莠不齐的不只是微博使用者,传统媒体及其他载体的使用者如手机用户一样有这个问题。如果违法犯罪,所有载体都要踩刹车,否则就会出事故,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该给微博另外建立一个审核机制的减速装置。以微博而论,刹车一直存在,国家法律法规不说,谣言曝光平台、屏蔽、删帖及禁言都是刹车,如果加上事前审核机制,无疑是置刹车不用而安装减速装置,这是自废武功。 说到这,还有一点要提醒作者,评论采用了某报的错误新闻由头。发出这条微博信息的根本就不是赵楚,这一点,如果作者自己开通了微博,对微博这种载体有所体验,如果能做到“道德与事实的自我审查”,不至于采用这个错误信源。这起错误信源的事实同时也力证,传统媒体既不比微博更清洁,也不比微博更具有“道德与事实的审查机制”,同时,它辟谣的速度还要慢很多,给当事人的伤害大很多。在赵楚作过严正申明之后,那家报纸的反应令人失望。(李鸿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