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为助孙女考学,老工程师郭某先后给时任北师大舞蹈系主任的金千秋送去了5万元。此后,金千秋确实帮郭某的孙女提高了专业课分数,但该考生文化课成绩未达录取标准,最终榜上无名。孙女落榜后,郭某向相关部门举报此事,并要回钱款。但一审时,他仍被判有期徒刑8个月。7日记者获悉,北京市一中院终审改判对郭某免予刑事处罚。(5月8日京华时报) 很多时候,新闻引起的舆论比新闻本身更值得关注。原本,这则新闻的事实很清晰:有人企图花钱打开艺考之门,但最终却无功而返,从而选择举报。从此则新闻中,人们可以看到艺考可能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到艺考家长对潜规则的钻营,也可以看到法律的严谨和严厉。这些信息都是新闻的看点所在,也是新闻的警示意义所在。 尴尬的是,这些信息并未在网络跟帖中得到相应的解读,相反,有的人把举报者的行为看成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认为举报者破坏了所谓的“次道德”。这种反常的舆论反应,显然值得社会深思。 按照这些网民的想法,那位行贿者应该做的其实不是举报,而是“感恩”。虽然自己的孙女没有考上,但原因并非是自己送出的钱没有起作用,而是自己的孙女文化成绩实在太差。既然人家已经收了钱办了事,就不应该恩将仇报,把人家给“交代”了。所以,他们对那位明显已经违法的系主任不仅没有痛恨,反而觉得其有些冤枉和委屈,对那位主动举报贪腐行为者不仅没有赞赏,反而觉得其他破坏了规矩。显然这是在用此道德的标准来判断问题,在一些网友的眼中,所谓的“次道德”已经是一个好东西。 仔细想想不难发现,所谓的“次道德”纯粹就是一块遮羞布——明明早以跌破道德的底线,却偏偏还要拿“次道德”给自己贴金,以证明其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如果这样的行为也算是有道德的行为,那道德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有什么意义呢?人们之所以需要道德就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让人与人的相处更规范,而不是越来越差,越来越脏。如果,整个社会真的充满了“次道德”,我们的社会也就没有了道德。 更值得深思的是,为何有人会认同这种“次道德”呢?这才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道德的标准依然还在,人们自然会对“次道德”嗤之以鼻,所以,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在有些人的眼中关于道德的标准已经模糊了:在道德的范畴内,公职人员应该廉洁一些,但是在现实的期待中,这一要求有时却已经降低到只要能够拿钱办事就行。而这种模糊,并不仅仅是一种看法的改变,更可担忧的是,任其发展甚至会导致道德生态出现危机,越来越多的人随行就市,把道德降低到了“次道德”的层面。 而事实上,按照道德的标准去看,是非是多么分明。乱花渐欲迷人眼,越是遇到这种情况,人们越是需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在潜规则面前能够平心静气;而社会需要做的则是严格执行规范,通过规则意识的确立,让道德回归到一种纯净的状态。否则,道德甚至会被利用当成不道德的外衣。(李劭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