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规则得以维护和坚守,才能促使人情回归它原本的温度。否则,法之不存,情何以堪? 提起人情投资,商人老崔坦言:既爱又恨,还离不了。10多年前,公司初创阶段全靠人情关系拿项目,没有人情帮衬就没有公司今天的发展。但也在人情的投资与回报之中越陷越深,维护各种人情关系的支出占了公司运营成本的1/3。“我现在是‘两院院士’:天天请客吃饭围着酒桌转,一不留神就把自己‘喝进’了医院;哪个关系没维护好,稍有大意就可能‘吃官司’,走进法院。”老崔无奈地调侃。 更多的人则一面抱怨人情淡薄,缺少纯粹意义上的朋友;一面烦恼为情所累,还了旧人情又欠下新人情,在人情社会循环往复的投资回报之中疲惫应付。 其实人情本身并没有错,每个人都需要社会交往,需要精神交流。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分享喜悦、分担痛苦,这是人的社会属性。以精神需求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人情网络,在人生各个阶段都不可或缺。苏东坡当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要是没有朋友的精神慰藉,恐怕很难走出人生的最低谷。这就是精神的力量,也是人情社会的作用。 然而,人情一旦泛滥,就是对法律、对规则的漠视,对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的破坏。眼下,“有人好办事”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惯性思维。为了在各个领域都有人帮得上忙,商人们逢年过节变着花样送礼请客,公务员们时时刻意逢迎上司的喜好,普通人为了能买到火车票、挂上医院的专家号而送出一张张购物卡……人情无处不在,谁也离不了逃不脱。人情泛滥增加了交易成本,让每个人都多付出了本不必要的时间精力,也使得显规则被旁置,潜规则横行。 人情的泛滥助推了人情经济的发展壮大,给腐败以滋生的温床。那些私密的餐馆包间、高档的休闲会所、舒适的康体俱乐部、奢华的高尔夫球场,从来都不缺少客人。主客谈笑间,一单单生意从幕后走到台前,一桩桩看似不可能事件陆续上演。人情不仅绑架了越来越多的人,也绑架了公平。人情的泛滥让部分官员对制度熟视无睹,不论客观情况论亲疏远近;让商人突破道德的底线,赚钱永远第一位;让百姓怨声载道,公正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更糟的是,年轻人也在效仿,把规则扔在一边,哪怕排队购物也想“变”出个熟人加个塞儿。 这就提醒我们,该认真梳理一下法、理、情三者之间顺序,坚持法第一、理第二、情第三。法律、规则是为了维护绝大多数的利益而制定实施的,维护法律的尊严、规则的运行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遵纪守法、依规办事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不能让人情取代了法律和规则。尤其是政府部门、执法机关,更应该成为规则执行的楷模。对于违规行为要严厉查处,以儆效尤。法律和规则得以维护和坚守,才能促使人情回归它原本的温度。否则,法之不存,情何以堪? 当然,我们也不能机械地理解法与理,毕竟社会是人的社会,寓情于理、于法,社会的运行才是和谐温暖的,才没有缺陷。人情也是世情、社情,它客观存在,须臾不可离。但愿人人都享有人情的抚慰,远离人情的压力。(富子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