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近年来我国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但高质量的论文并不多,平均引用率排名在世界第100名之后。学术研究中出现这种有量无质、精品缺乏的情况,与一些学者喜欢“宏大叙事”、轻视“微观论证”有密切关系。改变这一情况,不妨从缩小“切口”入手。 论文“切口”大、视野宽,本无可厚非。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大切口”研究、大纵深视野,就无法形成对一门学科、一类问题的整体认识和宏观把握。但问题在于,学术研究是一种“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工作:宏观的、总体的、“大切口”的研究固然重要,微观的、局部的、“小切口”的研究也不可或缺;学术大厦的建立,不仅需要栋梁等大部件,也离不开砖瓦等小部件。然而,现在有的学者喜欢从大处着眼,却不愿意从小处着手,泛泛之论多而精微之论少,从而导致学术研究流于表面化甚至平庸化。 为什么有的学者热衷于研究大而无当的问题,而不愿意缩小“切口”、研究些小问题?这其中既有研究者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术评价机制不科学的原因。泛泛而论总是比较容易的,深入研究问题却比较困难。在很多情况下,“小切口”的研究几乎没有成例可援,没有现成资料可用,也无法预测研究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结果如何更无从知晓。这就如同开展一项艰辛的探险活动,每前进一步都要费大工夫、花大气力,广泛收集材料、征求意见,精细考察情形、分析比较,甚至在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后仍可能劳而无获。面对如此高的“风险指数”,很多研究者由于懒惰或者虚荣,往往会畏难求易、避难就易,选择一些价值不高但难度较小、“切口”很大且材料很多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此同时,相关学术评价机制也偏向于认可“宏大叙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空疏的学术研究心态和风气。 “小切口”绝不意味着做不出大文章。胡适认为:在国学研究中,发现一个字的新意对于研究者来说,其意义决不下于发现一颗新星。因此,与其在一些已得到充分研究的大问题上进行“重复劳作”,不如缩小“切口”,耕耘其中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比如,时下有的学者热衷于抽象地讨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九州”等大概念,但很多观点只是无法确证的主观臆断。相反,一些学者从直接反映这种空间概念的地图入手开展个案研究,却取得了不菲的成果。由此看来,学术研究的“切口”并不怕小,怕的是没有内涵和新见。只要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同时掌握科学的方法和路径,从“小切口”中也可以开辟学术研究的广阔天地。 至于什么才算“小切口”并无定规,研究者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学术环境及资料占有情况等来选择。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切口”小,并不是说研究对象越偏、越奇、越小越好,这样会走向学术研究的另一个极端,背离探索和认识真理的宗旨。毋宁说,学术研究既应具有宏大视野、不忘整体关怀,又应细致入微、不断深入研究。这不仅需要学者自身的自觉和努力,也有赖于更为科学、更为宽容的学术考核和评价机制。(杨学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