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日报报道,11月29日,广东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汪洋在会上强调,要着力提升公民文化道德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正气、引人向善的良好风尚。汪洋要求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群众中道德模范典型的宣传力度,坚持正面报道,多报道“好人好事”、“好人有好报”,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肆意放大社会的阴暗面和丑陋面,给人民群众造成“做好事不得好报”、“做好事惹火上身”等错觉,从而毒化社会的道德环境。 的确,在现实中,部分媒体已经陷入了角色迷失之中,确实应该反思。一般说来,这些媒体的迷失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庸俗、低俗和媚俗;二是为了吸引眼球故意放大社会阴暗面和丑陋面;三是炮制虚假新闻,或者在炒作过程中罔顾事实,伤害真实细节。 比如,在前不久发生的8毛钱治病事件中,一些媒体的表现并不光彩,还没有弄清事情真相,就“听风就是雨”,推波助澜,把矛头指向医院,对医生进行道德批判,并挑起公众的愤怒情绪。事实证明,患者夸大其词,后来为自己的轻率行为公开道歉,而一些媒体也为自己的盲信付出了代价。 再比如,在“老人摔倒反诬救助者”的系列事件中,不少媒体故意放大救人的危害性,给人一种错觉,好人做不得,这种错误的导向带来的可怕后果就是,更多的人不敢见义勇为。事实上,纵观近年来发生的所谓的反诬救助者事件,不过十余例,这种现象是个别,极其偶然。我国有数亿老人,每天发生老人摔倒后被人救助的事件举不胜举,选择性地报道,仅仅盯着几个孤独的个案,就大加感叹道德滑坡,这是不公允的。类似事件一旦过于放大,过度阐释,就会造成人心惶惶,人与人之间失去互信。 至于部分媒体“通过猎奇、感官刺激来吸引眼球”,更是早已为人熟知。一些媒体的报道大量展示不堪入目的细节,如此一来,也许能吸引部分读者,但恶果明显。不仅毒害了成长中的青少年,误导一些孩子驶入歧途,对于媒体自身来说也是自毁信誉、自毁前途。试问,一个热衷于低级趣味的媒体,又怎能树立严肃庄重的公信力? 什么时候媒体都应该坚持社会责任,秉持高度的责任感。“责任是铸造媒体品格的灵魂,是支撑媒体前进的脊梁。”如果灵魂被污染,脊梁被压弯,媒体存在的意义就大打折扣。媒体牢记自身职责,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才能赢取公众的信任与支持,也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