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省作协名誉主席忍不住发问:如果雷锋都“太假”,那谁才算高尚 政协委员金永玲说,文化大繁荣,应该着力于整个民族价值观的培养 “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几个词近年来频繁出现在政府报告和媒体上。不过,以往人们总把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划上等号,说起文化,动辄抛出类似100亿电影票房的数据。 然而,昨天下午,当省内文化界政协委员们聚集一堂,讨论起“文化强省”的话题,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抛弃”产业数据,转而谈论起另一个词:“人文精神”。 也许从“我爸是李刚”开始的2011年,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精神冲击。“药八刀”、动车事件、食品安全、佛山小悦悦……整个中国都陷入了深思:文化繁荣,究竟指什么? 如果雷锋不算典型,那还能树谁? 昨天,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吟怡在主持文化界政协小组讨论会时有感而发:“缺乏感恩意识、缺乏敬畏,这个问题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存在。文化强省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建设。今年,中央在号召重新开展学雷锋活动,在新时期重新诠释雷锋精神。一个民族的确要有自己的道德标杆,我们杭州的吴菊萍,有可能被请上春晚的舞台。” 一说到雷锋和吴菊萍,委员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感触最多的,是省作协名誉主席黄亚洲,他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雷锋》,却万万想不到竟因此遭人骂。 “不写不知道,一写吓一跳。”许多读者写信“抗议”,声称雷锋的事迹都是假的,照片是摆拍的,一个才22岁的人就被拔得那么高,说他做了那么多好事,“他们居然说,这样做很虚伪。” “甚至现在很多歌里都在讽刺:做了好事要记下来给人看。”黄亚洲哭笑不得,“我感到很郁闷。” 黄亚洲忍不住要为雷锋“平反”,因为他去过雷锋的家乡、部队,采访了很多人。“我自己的感受,雷锋确实是个精神高尚的人,很受大家欢迎,但我觉得脏水不能往雷锋本人身上泼。” 但有不少人用所谓的“追求真相”,把这种崇高抹杀了。对此,黄亚洲认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树起的很多典型,都可以被消解、去崇高化,“现在更严重,一说起雷锋只为他人着想,马上就有人跳起来说:假!那我想问,今天这个社会,连雷锋都不能树典型了,还能树谁?” 价值观的培养,才是真正的“文化大繁荣” 关于雷锋的话题让众多委员感同身受,大家纷纷加入讨论。 台州市黄岩区文化馆馆长沈利亚谈到今昔对比:“我们小时候,父母老师教育要助人为乐,向雷锋学习,但现在我们却教育下一代:不要多管闲事,否则会惹麻烦。老人跌倒了不敢扶,这变成一个普遍现象。” 著名画家何水法讲起了亲身经历:“我以前胆子很大。我块头大,喉咙响,路见不平要上去讲的。后来别人劝我,不要这样,知道你是个画家,人家刀就拿出来了!” “德为艺先,这是我们的传统。道德和诚信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但我今天也要呼吁,政府应该出台更多鼓励政策。例如对见义勇为的人,应该有重奖。”何水法说。 浙江理工大学教授、著名歌唱家金永玲则认为,价值观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联合熏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金永玲看到了当下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的学生做了人流,居然还把发票拿来学校报销。我觉得这和我们的评价体系有关。现在我们衡量一个学生,主要是看他考了多少分,而不是他是否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所谓‘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并不是单纯文艺演出大繁荣,而是整个民族价值观的培养。” (记者 郑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