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冰 摄 首都精神文明办、北京市公共文明协调指导小组日前在京举办了“纪念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十周年各界人士座谈会”,会议邀请了学术理论界、政府管理部门、新闻界、文化界以及道德模范、市民代表等各界人士参加,围绕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十年来的发展,总结成果经验,论述价值内涵,展望前景未来。现将部分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公共文明引导 从观念到行动 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 徐惟诚 北京市开展的公共文明引导行动,做的好像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就是上车要排队,要守秩序,注意红绿灯等等,但是它起的作用,是非常之大,它符合了整个社会人群的认识规律,就是使观念变成行动,变成实践,逐渐内化、固化,成为习惯。 为什么十年做这样一件事情能够取得成功呢?第一,这些事情是符合人们利益的,就是文明的行为对大家都有利。第二是符合人们的愿望。我们倡导文明行动,有文明的举止,是整个社会大多数人都愿意做的。大量的外来人口本身也有一个愿望,希望尽快地融入这个城市,也需要举止文明。第三,门槛很低。不是要求很高的标准,而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不需要克服很大的困难,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这样的行为就比较容易得到成功。我认为在精神文明的引导当中,这应该是一条基本的经验。有更多的人能进入这个文明的行列,进来了之后,他就有可能再逐步地向前发展。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很高,那就不容易取得成功。第四,每一次的引导,都是一种集中的引导。到处都是这样做,就容易形成风气。全市到处都做,不光是我做,别人也做,这样的行为就容易行得通,阻力就少。第五,要持之以恒。现在已经做了十年了,如果只是出动一批人,搞一个运动,一哄过去了,反而人们会失去信心。现在北京市每年每月都有排队日,每天有人引导,人们就逐渐觉得这就是正常的生活秩序了。第六,门槛低,意义大。虽然只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情,但这是向文明前进了一大步,是向作为文明人前进了一大步。第七,是柔性引导。没有硬性的强制,不发生冲突,只讲道理,只做引导。这样的行动很值得持续下去,很值得进一步发展,拓展到公共文明的许多领域里。 构建通向 精神文明的桥梁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陈 瑛 首先,公共文明引导活动可以说是一次伟大的创举,着手处看起来很具体、很细微,但是从细微处见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到了实处。这是构架起一座桥梁,把人民群众内心里的意愿,盼望秩序与和谐的愿望,通向真正实现了社会公共文明秩序的建立之间的桥梁。公共文明引导活动取得成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共秩序确实是好了,环境干净了,马路顺畅了,出门让路,排队成风,减少了无谓的矛盾和纠纷,提高了质量和效率。二是建立了一批精神文明建设的引导员队伍。一支队伍,一支充满朝气,愿意为人民服务,能够引导公共文明建设的基本队伍已经建立了起来。三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经验。积累了如何进行文明引导,如何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宝贵经验。 第二,文明引导活动架起了桥梁,实现了三个沟通:一是沟通了领导和群众的联系。通过公共文明引导活动,领导的意图变成了群众的实践,两者真正地结合起来了。二是把理想观念和实践结合起来了。三是把看似空洞抽象的说教教育同必要的制度、纪律,管理、规范沟通了,实现了内在的觉悟与外在的约束的统一。 第三,今后要在许多方面,都要寻找和构建更多的这样的桥梁。用这一座座桥梁,把我们的一些先进的理念,先进的价值观念,深入、细致、具体地落实下去,没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没有深入细致的工作,不经历艰难困苦,不付出汗水血液,一切都会是空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