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图片 本期嘉宾: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刘魁立 国家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 田 青 文化部非遗司副部长 马盛德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祁庆富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李心峰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李荣启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刘文峰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耿 波 近十年来,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期,文化精神和物质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百姓生活习俗和节日民俗正在悄悄转变,以春节、元宵节等为代表的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中产生了一些深入民众生活的新形式和新载体。日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新载体 新形式 新民俗”为主题展开的探讨,引起了学界的热议。 节日的娱乐性和神圣性 在我国传统节日流传谱系中,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凭借“饮食”、“仪式”等物质形式承传推广,成为家庭、族群、民族的情感、伦理规范的承载、凝聚、张扬。时至今日,单纯从文化传承角度来看,节日文化的精神和情感内核受到更多的关注。节日意味着什么? 马盛德:节日文化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文化形式,节日的文化价值第一体现为节日过程中的个人、家庭、民族的文化认同,第二体现为“去恩恩怨怨”的和谐,第三体现群体性的庄重的仪式感,第四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巨大的包容性。 祁庆富:传统节日所蕴含的诸多价值中,文化情感应该最重要,有了文化情感才有文化认同。发掘节日内涵,最重要的是尊重民众的文化情感。近年来,传统节日有洋化和物化倾向,一方面把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甚至清明节都办成了西方的狂欢节,完全改变了节日的严肃内涵;另一方面,这些节日几乎成了饺子节、月饼节和粽子节,完全体会不到精神的神圣性和情感的高潮释放。 耿波:节日的娱乐形式比以前多了,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感觉不到快乐?实际上,让节日变得快乐这一定位本身有问题。当你把传统节日作为提供快乐的形式时,传统节日就是一个替代品。在替代品的意义上,传统节日根本没有本体可言。要寻找传统节日内涵的独立性。传统节日首先是一种神圣性的仪式,人的身体是把握节日神圣性的唯一媒介。之所以叫“过节”、叫“守岁”,就是强调用身体体验节气和时间的变化。这跟身体的媒介在时空当中的特殊性有关,身体不能够省略时间,它必须从头到尾去经历时间的连续性,由此产生各种感受和记忆。春晚也好,电话拜年也好,不再强调身体体验,只是“看节”。“看”这个行为是可以选择的——可看可不看。当“看节”的时候,节日的神圣性就会消失。构造一种能够引导人们亲身参与的节日传播平台,让人们返回现场,在现场中把握节日的神圣性。节日具有了神圣性,节日才让人有念想、充满期待。 重视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 春晚持续30年,短信拜年超过300亿次,一年一度的“非遗大展”人潮涌动,传统节日的时间、空间不断地延展丰富。民俗是人俗,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人际交往范围的变化,以家庭和家族内部活动为表征的中国传统节日公共性加强了,社交味浓了,形式和载体都在变化。传统节日的转变或转型有其“自在性”,是自然传承和选择的结果,但在民众的文化自觉性还很不充分之际,外部干预尤其是政府和舆论的倡导对于节日文化的传承作用十分明显。 刘魁立:非遗是历史,但更是当下,要面对过去,同时也要面对现实生活。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如何适应现实需求,其一要以传统作基础,其二要深入民心,从学理的角度认识节日文化,而不是说想出一个招来,让大家慢慢习惯这个招。 田青:无论欢迎不欢迎,新民俗的产生是客观事实。但在新与旧的关系中,我们要推陈出新,而不要破旧立新。推陈出新强调新旧并存,强调在认知、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无论出现多少新形式、新载体、新风俗,媒体舆论对传统文化都要宣传、推广和普及。 李荣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是传统节日演进的一个必然趋势。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不断产生、演变、发展的活态文化,每个历史阶段都经历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春节这个代表性节日的形式、载体不断地变化和丰富,比如古人燃烛庆祝新年,今人则以鞭炮、烟花代之;古人当面磕头施礼,今人则以电话、短信、微博贺年。 在固本守正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节日元素,而不是远离节日文化本质另搞一套,是应该把握的原则。这种新创造的节日元素,必须能够体现生命基因和文化精神,注意汲纳当代的审美情绪和进步意识。 李心峰:随着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意识的发展,随着媒介的进化,节日本身的演化和发展,节日必然会不断推出一些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对此,我们不妨采取科学、理性的关注态度。新和旧是一种价值判断,不是新的东西就是好的,旧的东西就是不好的,也不是说旧的东西就一定好,新的就不好。关键是哪些东西更适应我们当代人的生活和感情的需要,哪种东西能在今天更好、更有效地传承传统文化宝贵的内涵。新载体、新形式和新民俗的出现有时是一种被迫无奈,有时也是一种积极主动选择的结果。比如短信拜年和电话拜年就比传统拜年更加方便、迅捷、普及,体现了新载体、新形式的长处。 刘文峰:为了反映当代人的生活,对传统民俗进行一些补充和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论新还是旧,对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价值,民俗才能凝聚人心。“春晚”虽然已经办了30年,为什么大家意见越来越大?因为,今天的“春晚”几乎成了造星晚会,根本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相对普适的情怀,距离老百姓的心灵越来越遥远,老百姓看春晚的热情自然越来越淡。 历史最是无情物,180多项“非遗”保护成果正在北京农展馆活态展呈,徜徉其中,难免感慨:沧海桑田,多少当年轰轰烈烈辉煌绚烂的习俗、物件、技艺已杳无踪影,存留至今者,不过因为适合历史和时代的某些需求,成为幸运之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