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网络谣言 良药何求
发表时间:2012-05-11   来源:中国青年报

  谣言古已有之,但网络改变了谣言的传播生态。从以讹传讹到“有根有据”,从口口相传到“病毒”式地蔓延,各类网络谣言层出不穷,从日本大地震时期的“抢盐风波”,再到近期的“军车进京、北京出事”,都是迅速地以几何级数爆炸式扩散传播。

  “蛆橘事件”让全国柑橘严重滞销,响水“爆炸谣言”引发大逃亡4人遇难,“谣盐”致使食盐的市场供应陷入无序……

  当谣言被证伪时,往往伤害已经造成。

  那么,铲除网络谣言难在哪里?网络实名制是不是一剂良药?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学者,试图为此求解。

  谣言“进化”为“有根有据”

  上世纪50年代前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给出了一个决定谣言的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即谣言的产生与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成正比。也就是说,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这起严重的核事故发生在邻国日本,尽管很多媒体对此进行了及时报道,但由于事故的“稀少性”,由此也具有“模糊性”,使得那场令人咋舌的抢盐消息迅速波及全国。

  2011年3月15日,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网友在QQ群上发出消息:“据有价值信息,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并不断地污染,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暂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

  随后,这条消息被广泛转发。接着,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发生抢购食盐的现象。

  “网络环境下,谣言信息的来源大多比较模糊,主体身份并不明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孙嘉卿说。2008年,她对汶川地震后的40条网络谣言分析研究后发现,在网络环境中,谣言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编造”,而是在形态上“进化”为“有根有据”。

  在“汶川地震被准确预测,但未被预报”的谣言中,通篇900字都在不断引述近年来发表在各类灾害学期刊中对四川地震发生可能性的预测文章,以此来说明造谣者的观点——国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来提醒相关地区民众,使受众更容易相信其真实性,进而成为下一个传播者。

  “其实,抢盐风波这类谣言只要用‘常识’就可以辨别真伪,但是人们还是选择了相信,”孙嘉卿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种相信背后其实有多重情绪因素在起作用,比如对核泄漏的恐慌、因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对食品生产厂商的不信任等,这些情绪导致了人们对常识的忽视。

  “病毒”式传播的爆炸效应

  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中,在灵活广阔的网络传播平台上,谣言传播的环节更少速度更快,往往简单地“复制”、“粘贴”基本就能完成一次传播。造谣者要达到使受众相信谣言的目的,基本都要经过网络媒介上的“发酵”期,手机、论坛、博客以及微博等新媒体都是可能的“助推手”。

  “告诉家人、同学、朋友暂时别吃橘子!今年广元的橘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四川埋了一大批,还撒了石灰……”2008年,这条短信从一部手机到另一部手机,不知道被转发了多少遍。其间,又有媒体报道了“某地发现生虫橘子”的新闻,虽然语焉不详,但被网络转载后再度加剧了人们的恐慌。

责任编辑:宋维祥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653808&encoding=UTF-8&data=AAn58AAAAAcAAADsAAAAAQAf5omT5Ye7572R57uc6LCj6KiAIOiJr-iNr-S9leaxggAAAAAAAAAAAAAALjAsAhRktiD2rBE1_PEq9D83vibHN-E2FwIUUz4Xjn0aQiW07UFXaVD1qevRXIY.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653808&encoding=UTF-8&data=AAn58AAAAAcAAADsAAAAAQAf5omT5Ye7572R57uc6LCj6KiAIOiJr-iNr-S9leaxggAAAAAAAAAAAAAALzAtAhRcdQ1YuUY4gPrdYi8R5MiuDI_MLgIVAJHAzdmL956p55eLaraZH3_6S6ve&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