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是公共领域的一个亮点,为官方融入微博树立了一个典范。几天前,《人民日报》这个官方符号在微博里还是一个网友们批判的靶子,现在,它已经有了很多热情追随的粉丝。 《人民日报》开官方微博,被网友们看作一条大新闻。人们的眼睛都盯着,这份被很多人视作“离人民已经很远”的党报,将怎样融入微博;有些人甚至以看笑话的心态围观,看其在铺天盖地的谩骂中能挺几天。挺佩服《人民日报》同行,前几天与该报朋友一起开会,朋友说,刚开微博那几天,她一直在关注微博下的留言,发现评论基本都是脏话。她叮嘱管理员千万别关评论,千万别删。几天后,虽然多数还是脏话,但评论中对话讲理的渐渐多了起来,她说非常欣慰于这种转变。 说实话,当时听完我也挺感动,不仅是党报和官媒,官方融入微博舆论场,都需要这份胸怀与耐心。 现在,《人民日报》微博甚至赢得了很多尊重,这在过去的微博舆论场中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近日一条微博,赢得了很多好评,被转发和评论10多万次。这条微博是:【你好,明天】专家最近宣布,经三级指标体系测评,民族复兴任务已完成62%。然而,当湖南永州遭强暴幼女的母亲因上访被劳教的新闻传出,这一数字显得如此苍白。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应只有GDP和奥运金牌,复杂的数理模型中,更应包含百姓的权利与尊严、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我们共同努力。晚安。 敢于批评荒唐的官方和专家言论,敢于触摸敏感的热点,冷静反思让一些人迷狂的奥运金牌和民族复兴,以民间听得懂的语言高扬正义之声——这样的“主流媒体”,才能不被新媒体所边缘,真正成为民众认同和推崇的主流,让“人民”对党报和冠以“人民”的官媒产生价值归属感。 微博是个好东西,好在它脱离了教化舆论场中假大空,而在这个社交网络中构造了一个清新活跃的公民社会,借助于突发和热点事件,一点一滴推动社会的进步。微博这个舆论场的兴起并风华正茂,有让官媒舆论场边缘化的趋势,正是突然感觉到这种被边缘化、话语权被拱手相让的危机感,许多官方机构都积极入驻微博。 但是,官方入驻微博,如果是想听赞美,是想驯服和同化微博的,就错了,不如趁早打道回府。官方上微博,不得不上的第一课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就是,首先要经受微博的修理。批评和谩骂虽然蛮不讲理,甚至让人恶心,却必须有耐心去倾听,有胸怀去兜着。其实,网友可能对某个具体的机构和官员并无仇恨,而是长期以来官民互不信任、权力肆无忌惮、腐败此起彼伏中积累的不满和怨愤。这种集体性的怨愤情绪下,任何与官方和公权联系在一起的符号,在网络这个舆论场中都会遭到谩骂和攻击。 承受这种谩骂,是政府部门为一些地方整体形象的坍塌,为一些同僚的胡作非为和贪得无厌,不得不支付的代价。要明白,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丧失,需要每个身在体制中、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个人,一点一滴去修复。微博舆论场不是传统舆论场,那里有强权可以让人闭嘴,而微博这个自由的空间中,操纵言论要难得多。所以,没有选择,必须有倾听谩骂的心理准备。 谩骂并非都是恶意,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寻求被关注、被倾听、被重视的情绪。吃肉的人,要理解喝粥的人的不理性;享受着既得利益的人,要理解那些底层人的愤懑。这种倾听和理解,是官方融入微博的第一个门槛,如果不能接受这种批评,就无法赢得信任,从而也就没有沟通与交流了。令人欣慰的是,《人民日报》经受住了第一个考验,很多失败的官方微博,一听谩骂就赶紧关评论关微博,被吓走了,或成为僵尸微博。 挺过挨骂之后,考验官方微博的第二个门槛是,以什么样的姿态融入其中?一些官方微博,加入微博带着强烈和急切的引导、宣传、公关的功利心态,这也难以赢得民众信任。其实,微博并不买官方和官员的账,现实中你是一个厅级官员,而微博里并没有厅级网友,你就是一个普通的网友。除了以事实和逻辑说服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外,官方微博别无优势。你不是一个相对别人有什么道德、身份、智商优越感的人,观点不合逻辑,会招来更多的板砖。也有不少官方微博,因为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而遭到了网友的驱逐。 只有将自身当成一个网友真正潜入微博,在“观点竞争”中确立自身的主流和权威,才是正道。以作秀和赶时髦的心态来玩微博,勿庸讳言,只会被微博玩了。《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开了一个好头,希望一路走好!(曹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