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深一步 想前一步
常有人感叹,村官难做。难在哪里?一是管的都是鸡毛蒜皮小事,难出政绩;二是管得手脚都落不上空,群众往往还不领情。但是,苏兴华却做到了。秘诀何在?就在“走”、“想”二字上。 老苏总是在路上,即便是下了班,也要去走访。走多了,村民的情况才能了如指掌;走深了,与村民的心才能贴得更近。彼此聊聊家常、说点掏心窝子的话,村民的需求,老苏记在心里,而村里的难处,村民们也有了更多理解。沟通畅了,矛盾就不容易“上火”。 走,不是埋头瞎走。采访过老苏的记者有个感受:他是个懂得用巧劲的人。这个巧劲,指的是他在基层治理中勤于动脑、善于捕捉问题症结。老苏也碰到过钉子:费尽心力为村里脱贫,村民有钱了,给出的回应竟然是不满意。但是他没有因此消沉,而是直面问题,查找原因,最终赢得了村民的理解。由此,老苏明白了,光靠走还不行,关键要比群众想前一步。于是,在别的村还想着怎么脱贫的时候,太平村已经开始探索基层民主建设了;当别的村还只想着靠出租屋赚钱的时候,老苏已经考虑外来人口管理问题了。这种“超前”思维,让老苏得以未雨绸缪,而逐步形成的民主意识和自治规则,也让太平村管理较早走上了制度轨道,并行之有效。 改革千头万绪,基层治理更是利益交织、矛盾纠结。我们需要更多像老苏这样的村干部,遇到问题,不是抱怨下面不理解、乞求上头多支持,而是自己主动想办法、找对策,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这样的干部多了,才能从源头化解矛盾,才能最大程度凝聚共识,也才能让群众点“赞”。(王珍) |
责任编辑:王荷月
分享到: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