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你懂的”,成为今年 “两会”期间的热词。政协新闻发言人化“敏感”问题为大家的心照不宣,其应变的智慧受到点赞,虽然“敏感”问题的抛出仍为境外媒体所专美。 不过说起来,这事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吹风”发酵,敏感度早已大为降低,以至坊间都失去了口耳相传的热度。在那样的场合一经提及,或许“秀”的成分都大于实际意义。即便如此,人们多少还是觉着这难得的“透明”,是政府有所进步的表征。 在国内媒体人眼中,“敏感”这个词意涵丰富又讳莫如深。一件事是否“敏感”,自以政府的口径或取向为准。“敏感”者,一言以蔽之,不宜公开报道的内容是也,看似五花八门,站在政府的立场上,或不难捋出个一二三来,如有损政府形象的内容,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内容,或为某些尊者讳的内容等等。一旦冠以“敏感”之名,并在“讲政治”的要求下,众媒体一律噤声无二。 但毋庸讳言,所谓“敏感”内容中也时常夹带着利益集团的私货。记得十数年前的广西南丹矿难,记者明明于现场排除万难获取一手资料,板上钉钉的事实,却因权钱交易织成的黑网的阻碍而不得公之于众;有冒风险披露真相的媒体反而受到“不讲政治”的责难甚至处分,直到最后党纪国法占了上风,真相大白于天下。 一些有损政府形象的“敏感”,或也值得考量。回想先前,一场事故,死人数量有时成机密,因为死人多少关乎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而关系到领导人的责任甚至官职去留。非典初发时将死人数量视作“敏感”就是一个例子。一个恶性突发事件,媒体每每首先考虑的是派人前往现场,摸清真相,某些政府部门则会评估其对自身的负面影响,从而作出是否报道、如何报道的裁量。久而久之,新闻人的职业伦理都面临扭曲的危险,一事突发,不是立即奔赴现场了解实情,而是坐等上面精神,若获“敏感”定性,便有可能不了了之。 无数事实表明,打着“敏感”的旗号阻止公开透明的行为,其中多半隐藏着一己之私。这就是为什么要将公开透明视作政府为政伦理的大要。时代毕竟进步了,放眼当下,借助公权力隐瞒事实真相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面对突发事件,政府也不得不对媒体发出“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提醒。“两会”期间,记者对代表委员官员提问也少有禁忌。媒体眼中的“敏感”事体不断锐减乃是不争的事实。 在公众眼中,一个面对媒体能够坦陈自身不足、甚至敢于自揭家丑的主政者是有魅力的。一个具有反思精神和“脱敏”自觉的政府是值得信赖的。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有言:加大政务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所有工作都要充分体现人民意愿,全面接受人民监督。我注意到,这段话有热烈的掌声回应。个中深意,大家都懂的。(梅明蕾)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给自己的爱好上把锁
已是最后一篇
-
给自己的爱好上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