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冯小刚与宋丹丹在政协小组讨论时的一次小“碰撞”,再度引起了人们对收视率的关注。什么是有价值的收视率?在宋丹丹看来,传达正确价值观的收视率才是有价值的收视率;而在冯小刚看来,只要是真实的收视率就是有价值的。虽然两人的观点并不相斥,但却让长期以来对于收视率真假、对错、善恶的各方争议再次刀光相见。 收视率造假疑云 “统计收视率的,一个是国内的索福瑞,另一个是国外的尼尔森。国内的很多剧的收视率数据都是造假的。”冯小刚说这句话的时候显得底气十足,“后来国外的尼尔森渐渐不带索福瑞玩了,担心每次统计的数据不一样,自己的招牌被砸了。” 冯导此番炮轰收视率造假,并非空穴来风。2月11日,全国33城市收视数据显示,当天全国整体收视率超过40%。这一数据用SMG尚世影业总经理苏晓的话来形容:“理论上,马路上已经没有人了。”以央视马年春晚为例,全国202家电视台并机播出央视春晚的收视率也只有30.98%,但2月11日晚的全国收视率峰值却超过40%,这不是万人空巷了吗? “2月16日前后,10家省级卫视电视剧收视率高达0.973%以上,其中有7家破1,这在近些年都很罕见。难不成电视开机率不减反增了?”著名导演、中国电视剧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直言想不通。 高得离谱的全国整体收视率,在2月底召开的2014中国电视剧制播年会上,也引发了业界热烈的讨论。不少电视台和制作公司开始对收视率发难。有人大呼,收视率数据污染已经到了荒唐的地步。 面对大家对收视数据的“不信任”,央视索福瑞总经理郑维东并没有完全予以否认。他表示,“此前不少人认为,数据污染是索福瑞内部的问题,但后来调查证明我们并没有问题。其实索福瑞也是受害者。谁不当获益谁才是元凶。” 那么究竟谁才是获益者呢? 造假的恶性循环 宋丹丹曾统计过我们国家有2000多个电视台。据了解,2012年国产电视剧最多达到1.7万集,这个数字是同年美国电视剧产量的4倍左右,而每年我国电视剧总消费量不过7000集左右。 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收视市场,收视率成为相当重要的参考数据。近年来,许多电视台要求在购剧合同中,增加收视率承诺书一条。也就是说,必须播到一定的收视率,才能付全款,否则就扣钱,甚至要求赔偿。 “现在拍电视剧都是先看看哪个剧收视率最高,然后就拍这种。因为这样才有电视台播出,有人投资。大家都奔着收视率高的素材去了,就造成前阵抗日剧收视率高,大家全拍抗日剧,这阵子家庭剧高,全拍家庭剧,从父母为孩子找对象着急,到结婚以后生不出孩子着急,全是一个类型。”宋丹丹说。 一切向收视率看齐的后果是造成了恶性循环。苏晓表示:“电视剧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在资本的驱动下拼命赶时间赚钱,所有人都很痛苦:投资方砸巨资请大牌,却不知最后拍出来会啥样;演员抱怨,一个剧本几个人写,台词风格都不一;导演抱怨,一天12小时导戏,完了还要通宵改剧本,否则第二天没东西拍;电视台买片的人因收视不好被领导罚钱,当初看剧本挺好的,怎么最后出来全变了?” 说到底,收视率造假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统计问题。正如导演赵宝刚所言:“即便是收视率造假也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国家、政府并没有给你造假,只能说在我们的文化队伍里有很多低素质的人搅乱了市场。” 真实就有价值 多年前,有著名电视主持人就大声疾呼“收视率为万恶之源”。以当下的影视剧为例,一切向收视率看齐,拜金主义严重。“烂片”、“雷剧”层出不穷,有思想内涵、有文化品位的作品,反而缺乏播出平台,为什么?电视台会说,没办法,这是由收视率决定的。 收视率重不重要?当然重要。能取消收视率统计吗,显然是不能的。真实的收视率,可以对客观评价电视剧、理性考察市场,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事实上,只要能保证数据的真实,创作者们是会很信奉的。 冯小刚虽然大力炮轰收视率造假,却十分肯定真实收视率的作用。他说:“所谓的收视率就是大多数的抽样。只要是真的收视率,都是观众的选择,我们都应该尊重,但造假肯定是不对的,我们要相信,真实的收视率是人民的选择,人民是最有智慧的。” 如何摆脱注水收视率,被收视率绑架?有人建议,应该由国家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电视台以及企业等相关机构,共同成立一个独立的收视率调查机构,利用大数据,进行客观统计,发布真实可信的收视率。有人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电视剧质量,不以收视率来衡量作品的质量优良,而是采取全方位的评价方式,让好剧脱颖而出,成为荧屏主流。(郑娜)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扎堆“金色大厅” 根在文化政绩
已是最后一篇
-
扎堆“金色大厅” 根在文化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