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旅游回归旅游自身
发表时间:2014-04-30   来源:解放日报

  黄金周本是旅游节,但为何总成旅游劫?拥挤、嘈杂、涂鸦、垃圾围山……种种不文明的出行方式,几乎成了中国式旅游的代言人。追溯传统,中国人也曾经拥有过惬意的出游方式,何不回归“天人合一”的自然内涵,重塑中国式旅游的精神之根?

  中古以前,中国人的出游,基本上属于社交活动的一种。《诗经》中就描述了青年男女在出游中谈恋爱的场景。《论语》中,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也表达了先人们对出游的一种理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晚春时节,穿着春装,去野外游泳、舞蹈,唱着歌儿回来。简单、从容,包含着人与自然高度统一和谐的精神价值。放在今天,大概很少有人能认为这是一次旅游吧?

  对旅游的定义,已经要么飞机、高铁,要么自驾、游轮。可是古代的中国诗人是这么说的:“何必天涯访名山,分明春光尽眼底。”今日游客争睹的名山名胜,其实只是古人随性而游的去处。李白写诗“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他说的名山就是天姥山。李白与天姥山,谁成就了谁?只能说是相得益彰。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中国传统文化,寄情山水的真义,是割断与俗事的联系,把自己融入山水,从而取得身心的和谐,这是中国人旅游的文化根源,也与现代社会中人们渴望放松休闲的旅游心理相契合。但是,当我们忘记旅游的原本初衷,把山水变成背景,加入“到此一游”的个人记录,就失去了在风景中释放自我的本意。

  先贤的出游,除了出世的精神追求,往往还有入世的治学精神。司马迁、郦道元、玄奘、徐霞客……用壮丽人生注释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将旅游视为一种创作和审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在中国画中,画家们往往在把自己画在山水中,以渔翁、隐士等形象出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人把旅游看成旅游者的人格写照,这与西方旅游文化重在参与、征服自然的特点相映成趣。正因为自然与旅游者的精神高度统一,中国人传统的旅游也是朴素和环保的,出行基本靠脚,食宿多数自备。“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就写出了一个古代驴友的素描。

  到了今天,旅游产业已成为支柱,交通工具四通八达,但是人们从旅游中得到的幸福感似乎越来越淡薄,我们发现自然美的能力越来越差,似乎不到那些知名景点,就没有自信完成了一次旅游。当我们比较一下古今人们对风景的写真,会不会发现:山水里的人很小,却很快乐;照片里的人很大,但他快乐吗?(彭原)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梁海燕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909897&encoding=UTF-8&data=AB0kiQAAAAcAAE5cAAAAAQAb6K6p5peF5ri45Zue5b2S5peF5ri46Ieq6LqrAAAAAAAAAAAAAAAuMCwCFAZDM6TQtcmIR14bCBRlPeO6o1geAhRImR7vbTgIYSXsCUdhZN3xD7gPZA..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909897&encoding=UTF-8&data=AB0kiQAAAAcAAE5cAAAAAQAb6K6p5peF5ri45Zue5b2S5peF5ri46Ieq6LqrAAAAAAAAAAAAAAAuMCwCFDMpLrl_ZBb4xZJOjnRbJ9K9Z_amAhQyRODJ2UaexpuCpKIHXrt3BfVPXg..&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