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五月四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时明确强调,“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核心价值观承载着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青年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对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为此,高校应结合学校办学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高度重视,采取措施,拓展途径,着力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高校必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高校教育的总体规划,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构建全方位、多角度、多功能的育人平台。要“以大学生为本”,适应青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从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关注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把教育引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管理服务与帮困助学相结合、价值观培育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努力提高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要切实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高校思想政治课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它在高校思想理论教育中起着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所以高校应当加大实施新课程的力度,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工作。首先,教育内容上要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核心内容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其次,要重视专业课教学渗透思想教育的优势,寓德育教育于专业课教学之中。再则,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善于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答式等互动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是有效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载体功能。校园文化活动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要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主题教育活动,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使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是把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广泛开展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实践教育。高校应系统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学校要深入挖掘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广泛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积极引导和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的磨砺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 五是运用网络信息渠道积极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观念意识、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建立学生喜欢的覆盖面较大的可读性、服务性较强的教育网站,在保证思想性、体现时代精神的前提下,依托微信、微博、校园BBS等新媒体,以新颖亲切、学生爱听爱看、乐于参与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趣味化、形象化,在学生触及的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扩大网络教育的积极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把“三个倡导”的价值观引导转化为学生自觉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青年要在实现中国梦中创造精彩人生
已是最后一篇
-
青年要在实现中国梦中创造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