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家李春雷潜心创作的报告文学《赶考》(原发于《北京文学》杂志2014年第4期)被不少报刊和网络转载,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篇报告文学,通过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西柏坡工作、生活的特殊历史片段,生动描述了那一段云谲波诡、惊心动魄的历史,形象地阐述了一个永恒的历史真理:“人民,是永远的江山!群众,是永恒的考官!”具有十分独特的现实意义。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文中选取了大量鲜活的史实,描写的是历史,面对的却是现实。作家落笔便开宗明义,出语充满警醒意味:“人民,是永远的江山!群众,是永恒的考官!”西柏坡时期,党群关系何其亲密。正是有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才用最短时间取得了战争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改善和密切干群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是我党面临的一大课题。所以,目前正在轰轰烈烈而又扎扎实实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在必要且紧迫。 当时我党领导机关的工作和生活作风,廉洁而又高效。正是这种“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赢得了最广大民主人士的信任,从而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天下。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内贪腐现象严重,奢靡之风盛行,极大地败坏了党的形象,削弱了党的肌体。所以,全党实在有必要重温“两个务必”,落实“八项规定”,进一步加大反腐力度,加强作风建设,重塑党的形象。 西柏坡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全党上下精诚团结,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集中全部智慧,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最大的胜利,展现了一种意气风发、奋发向上、无坚不摧的必胜信心和精神气概。现在,我党同样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更需要像当年那样,真正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精诚团结,上下同欲,用运筹“三大战役”的智慧和决心,去攻坚克难,取得决定性胜利。作家满怀社会责任和爱国情怀,在结尾处更是直接指出当前面临的复杂社会问题,并急切呼唤:“忧焚在胸,辉煌在前!”堪称有洪钟大吕振聋发聩的效果。 总之,作家通过西柏坡这一特殊的历史拐点,透视历史风云,却又处处以现实着眼,站位高远,发人深思,是一部难得的现实主义力作,更是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 这篇作品之所以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还在于文学表现上的诸多创新。60多年来,西柏坡题材已经被千百遍地书写。如何才能写出新意,实现突破?李春雷是记者出身,曾担任某地方党报的总编室主任,具有敏锐而透彻的政治观察力。他没有拘泥于事件本身,而是站在历史的高点,只选取最需要的“焦点”,穿透历史风云,呈现历史流向。所以,对西柏坡时期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他运笔如棋子,取舍全自如,简约而传神。 在历史细节的挖掘上,作家也确实下了苦功。文中披露了很多过去未曾见过的细节,比如老鼠岭、恶石沟等地名,比如刘少奇、王光美的婚恋故事,比如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人之间往来的电报原文……作者又曾是优秀的散文作家,有着十分出色的语言驾驭能力,其文字灵动流畅,汉字在他手里有了生动传神、曲尽其妙的表现力。有论者称,李春雷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作家中语言最富诗意、语感最好的作家之一,此言不虚。 当然,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绝不仅仅是文字优美,艺术精致。最主要的是要有独到的思想性和现实性,且两者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读者从中既能领略到文学之妙美,更能听到历史的声音,现实的声音,真理的声音。这才是文学高出于别的文字的独特之处,这才是文学能传播、能醒人的根本原因。 我认为,《赶考》做到了这一点。(彭程)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遵守规则为何这么难
已是最后一篇
-
遵守规则为何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