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虽重,但若不能举重若轻,或会适得其反,影响考生发挥 年年高考今又是。各地的“高考保卫战”一如既往又有升级,先有工地停工,后有广场舞停跳,甚至有的地方连居民楼的电梯也停运了。 高考应不应该重视?应该。应该重视到这种程度吗?未必。 高考是一道重大的人生关隘,如若跨过,可以改变个人乃至家庭命运的走向,微观价值显而易见。从宏观来看,高考是一股驱动力,提供了一条向上流动的公平通道,有助于打破阶层固化,对社会肌体的新陈代谢大有益处。因此,“高考敏感”情有可原,人们也理解,但是过度敏感,就会异化为“高考过敏症”,很可能过犹不及。 首先,过度照顾未必对考生有利。家长、相关部门为消弭干扰,强行改变日常环境,实际上是把孩子装入到“真空”之中,反而强化了黑云压城、草木皆兵的氛围,无形中生发出新的压力,不利于考生临场发挥,正常应考。况且,就算竭尽所能挡住了电梯声、汽车声、施工声,能挡得住风声、雨声、雷电声吗?刻意打造“无菌室”,实际上降低了孩子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因此,让高考“脱敏”,要先做好减法。 有减就有加,家长和学校应在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上多下功夫。常常有些平时成绩很好,但因发挥失常考不上理想学校的考生。这暴露出日常针对性训练的欠缺。考生更需要的不是拟真空状态应试,而是拟常态应考,以惯性和身体的适应性保障正常发挥。 此外,为高考脱敏,社会层面也需做好加减法。一方面,高考虽关系到重大的个人利益,需要也应该让渡部分公共利益,但是要掌握好分寸,减少公共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要增加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协商与沟通,减少对立,力求共识。 高考虽重,但若不能举重若轻,或会适得其反,影响考生发挥。家庭、社会当内紧外松,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才能让高考真正脱敏。(商 旸)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村干部不能成为“官老爷”
已是最后一篇
-
村干部不能成为“官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