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两次观看了一部仅投入200万元的小成本电影《腊月的春》。影片极平实地讲了一个当今发生在甘肃贫困农村的“双联”故事——市级机关青年干部刘为民到农村基层贫困户腊月家扶贫,展现了普通农民和干部的精神面貌,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落到了实处,用艺术化的语言诠释“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这里既有腊月为让弟弟上大学、让爷爷健康长寿的出彩的梦,也有刘为民乐善好施、一心为民的慈悲为怀的梦,更有包容了腊月和刘为民的梦在内的脱贫致富的民族的梦,国家的梦,为电影创作昭示出一条珍视中国电影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的、有着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因此,《腊月的春》虽艺术上尚有升腾的广阔空间,但在当下仍然不失为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然而,这样的影片却难上电影院线,难与广大观众见面。究其缘由,就是没有好的票房前景。于是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产生的影片却不能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彻底落到实处。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深思么? 恐怕遭遇《腊月的春》如此境况的,还有许多。如《额吉》《爱在廊桥》等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的优秀影片都享受过“一日游”甚至“一场游”的待遇。一生心系电影、拍摄过《人生》《老井》《首席执行官》《变脸》等力作的著名导演吴天明最后一部倾心之作《百鸟朝凤》直至他去世也未上电影院线。 窃以为对“票房”,我们应该保持清醒态度。无论是电影创作,还是影院排片,都不能唯票房成绩马首是瞻。马克思在名著《资本论》里精辟揭示,一切资本运作的最大原则概莫能外,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艺术作为人类以审美去把握世界的方式,中外美学家都认同“审美的最佳境界是超功利”。一个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一个要倡导超功利,于是乎,马克思的结论出来了:“资本生产对于精神生产的某些部门说来,如艺术、诗歌相敌对。”所以,如果我们在电影资源配置上,过度相信市场作用,而忘记控制其负面影响,将出现严重后果。 况且,票房是否有代表性,也值得质疑。据调查,时下的票房贡献者主要集中在20岁左右的群体。“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当然不是仅指这一群体。回想上世纪80年代,笔者在影界工作,那时候电影观众年上座人次为293亿左右,是去年年观影人次的几十倍,涵盖着工农兵学商和知识分子,干部队伍及老中青少四代观众。只不过因当年几毛钱一张的电影票价不如当下的几十元甚至过百元一张的票价贵罢了。可见,电影产业虽然在这二三十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票房收入猛增,但观影人次上却不敌当年,这说明现在的票房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观影需求,我们的电影产品还不够多样化,广大中国观众的观影热情还需要被进一步挖掘。 中国观众不仅需要好莱坞大片式的感官刺激,更需要具有中国特色审美品位、深入中国当下人们现实生活、能与观众实现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的作品。我们还是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民族独特的电影发展道路,坚守中华文化倡导的代代相传至今仍有生命力的电影审美观和价值观,这是最为紧要的无价之宝。切莫在21世纪人类正在经历的这场文明大战中,为了票房,忘记对中华文化的电影审美观和道德观的坚守。 (仲呈祥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愚公移山》不“可怕”
已是最后一篇
-
《愚公移山》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