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6月23日通报,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涉嫌玩忽职守罪,已被公诉。童名谦被指控在任职期间“严重不负责任”,致使衡阳市选举湖南省人大代表时发生严重贿选。面对无论是湘西泛滥成灾的民间集资,还是邵阳官场乱象,主政者童名谦都选择了回避甚至放纵。他在官场以清流自诩,明哲保身,绝不多事,谁跟他汇报工作都是“好好好”三个字,守住了“为人之德”,却丧失了“为官之德”,落马后被当地官场评价为“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官”。(《南方周末》6月26日) 这是近来少有的通报干部落马时,没看到“贪污受贿、生活腐化”之类字眼的情形——“不作为”是童名谦的罪名,“庸官”是他的标签,“好人”是他的特色——其罪过好像只在于能力不济,魄力不足,并看不出有多少贪欲。但是,即便最终没有查出童名谦把公家的钱往自家里搬,他恐怕也仍难逃一个“贪”字——“贪图声名”,希望无论好人坏人提到自己时都能说一句“好”字,从而有个好名声、好人缘。 一个22岁就以“勤奋、好学、有口才”而被发掘进官场的人,纵横江湖修炼34年,先后主政过湘西、邵阳、衡阳这三个湖南最复杂的地方,你说他草包一个,也太小看我们的干部考察系统了。除了魄力不足,难道背后就没有一些更深层次的缘由吗? 细究官场生态,不难发现一条诡秘的晋升之道:当一个人大刀阔斧地干工作时,固然能创出业绩,从而赢得一部分人甚至大多数人的认可。但也同样可能因为锋芒毕露而引人妒忌,或正派处事而得罪人,继而招来诋毁之辞。一旦工作出现失误,更是给政敌送去“小辫子”,让人揪住不放,官运可能因此而完结。所以,官场有言,要想升官,可以不用人人都说你好,但绝对不能有人说你坏——而不希望有人说你坏,就难免有人要投机取巧去迎合所有人——包括做了错事坏事的人。 另一方面,越是在利益盘根错节、政治斗争复杂的情况下,一个多方面都不得罪的人反而更容易被大家推选出来,成为各方利益都能接受的官员人选。这些已成为某些官员津津乐道的官场潜规则。 宦海沉浮几十年的童名谦必然深谙此道。所以,他不贪污腐化,授人以柄;也绝不认真做事,得罪他人。而凭借这样的做法,他的确在长时间内实现了自己的所求。从小小的团系统干部做到一方大员,不可谓不成功!所以,不能武断地说童名谦不贪,他或许并不贪钱,但贪的是名,“贪名”的表面是求个安稳,而潜在的终极目的则是另一种技巧的“求官”——“庸官”多年稳扎稳打步步高升,恐怕也是成功侧证。 对于官员“贪名”,雍正皇帝有过高度警惕与论述,“洁己而不奉公之清官巧宦,其害事较操守平常之人为更甚”,“此等清官,无所取于民而善良者感之,不能禁民之为非而豪强者颂之……及至事务废弛,朝廷访闻,加以谴责罢斥,而地方官民人等群然叹息,以为去一清廉上司,为之称屈”。今天,我们似乎也遇到了类似的官员范本,也应深入分析其危害。 “如果脑子不装事、心里不想事、手里不干事,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干部有什么价值?”这是《人民日报》近期一篇文章里的话。对于一个手中无权的人来说,守住私德、不起贪念,做个好人就殊为不易了;但对于一个掌握公权的地方官来说,如果只想做好人、不想得罪人,以为只要不参与做坏事就能保有名节,做个太平官,最后把事情搞坏了,“廉洁”还真就不是能救他的挡箭牌——为人之德,与为官之德,终究还是有不同的。 童名谦主政过的邵阳的政界人士认为,往前推10年,童名谦或许可以安稳地干下去,全身退休,但现在,“整个社会进入矛盾高发阶段,作为主政一方的官员,社会矛盾已不得不直面;回避矛盾、不解决矛盾,他的倒台是必然的”——做官就要扛事,不想扛事就干脆别做官;妄想以“好好先生”方式一路飙升或全身而退的为官之道,在今天已经行不通了。(吴梅花)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平静接受事业单位的福利剥离
已是最后一篇
-
平静接受事业单位的福利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