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10位“节约之星”的先进事迹。自24日起,《光明日报》连续报道了发明节水器的金九皋、山东烟台大学七名保洁员等“节约之星”节俭养德的故事,引起读者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树立节约意识、践行节约文化,是值得倡导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面对旁人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事,许杏桃用二十年的时间下足功夫,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终于开发出一套有效的节电系统,他从普通工人成长为节电专家,让人钦佩。”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学生郭剑鸣说,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应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节约,作为一名未来的科研人员,我们应当为更好地节约各种资源做出探索。 湖北枣阳地税局办公室主任孟双玲说:“节约是一种习惯,在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中养成。我们单位购置了6辆自行车,机关干部凡在市区内办事的统一骑自行车,既环保节能,也减少了公务用车的费用。食堂就餐提倡‘光盘’行动、卫生分区负责,举措很简单,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勤劳节俭的习惯。唯有践行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这些‘节约之星’的故事,在全社会刮起了一阵‘节约风’。在医院实习期间,我看到很多医生在打印病历病程记录时都尽量双面打印,医疗垃圾分类投放,这些都可以算作节约行为。我相信,随着每个人节约意识的提高,全社会节约文化的形成,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想出更多的节约新点子。”同济医学院见习医生王翌晨说。 “行为总是跟心态密切相关的。浪费行为的背后是漠视,漠视资源、漠视环境。节约,可以培养对自然的尊敬之感,也可以培养一种更淡定、更有序的消费心态,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节俭,是一种德行。不仅是个人的,更应是全社会的。”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夏青说。(记者 龚亮 通讯员 杜梦楚)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铁的史实岂容否认
已是最后一篇
-
铁的史实岂容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