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围观热点事件时,要想抵制“悲情想象”的正义诱惑,需要对事实的尊重和对理性的坚守 网上看新闻时,如果你看到以下几个新闻标题,很可能会立刻义愤填膺,心中充满强烈的愤慨——“北京报刊亭被强拆,老板失业原地摆地摊”“报刊亭深夜遭遇强拆,谁是强盗?”“北京72座报刊亭遭强拆,部分摊主称未经协商”。这些标题中的“强拆”标签,加上人们对“城管欺凌商贩”的习惯性想象,就足以左右公众的情绪,把围观者拉进一个充满对抗、悲情、欺凌、暴力的语境当中。 这些标题让公众脑中涌现出一副熟悉的场景:弱小的卖报者在粗暴蛮横的城管面前毫无抵抗之力,无力守护自己遮风避雨的报摊和养家糊口的饭碗,眼睁睁地看着报刊亭被强拆。再想到很多城市都干过这样的事,比如为了市容整洁而拆掉报刊亭,为了表面形象而丝毫不顾报刊亭对城市的文化意味,更不顾底层谋生的艰辛。在这种情绪基调之下,北京“拆报刊亭”事件,想不成为公共事件都难。 看到这些搅动情绪的标题,其实首先应克制一下本能的愤怒,认真看看背景材料,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真的强拆了?为什么要拆?拆得有理由吗?仔细看看新闻和相关背景,多问几个“为什么”,可能就不至于如此义愤填膺了。 细看新闻,北京朝阳区此次整治报刊亭的初衷,其实并不难理解。如今买报纸的人少了,报刊亭生意越来越难做,有些报刊亭自动歇业了,有些报刊亭主不想关但靠卖报又无法支撑,只好超出经营范围卖彩票、卖饮料、卖早餐、卖电话卡、卖烤串等。报刊亭原本就很小,无法容纳这么多东西,一些摊主把小摊往外扩张,挤占了原本就不宽的人行道,甚至挤占了盲道和市政管线。这种行为,遭民众诟病已久。相关部门经常接到投诉,对报亭占道和市民投诉没法儿不管吧? 违规经营的报刊亭不仅是占道,还威胁公共安全。一些报亭为了超范围经营卖冷饮、烤肠等,往往会私接电线,甚至把煤气罐搬到报亭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不是清谈的围观者一句“不能为了市容就拆人报亭”可以概括的。管理者面对的问题,比高谈阔论却又对问题不必负责任的围观者复杂多了。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其实朝阳区并没有强拆报刊亭,甚至不是拆除,而是“移改”——使用吊车进行整体吊装,并另选地点进行安置。不过,这个过程中各方的说法不尽相同。但从网上流传的照片来看,一些城管在与报刊亭主交涉时,确实比较粗暴,这需要加强沟通、消除误解。毕竟,对这些底层弱者,政府的执法行为应尽可能地人性化,努力减少他们的损失。前几天,我就曾目睹过城管对报亭的执法,数十个黑衣人围着一个女摊主让其关门停卖报纸,场面确实让人不安。 至此,我们仔细研读了详尽的新闻,掌握了完整的事实,或许就不会那么愤怒了。值得反思的是,这类事件通常很容易产生悲情的舆论效应,让围观者用悲情的想象遮蔽事件本身的是非。比如,政府与卖报者,城管与商贩,警察与路人,医院医生与死在病床上的孕妇,这些标签和刻板印象的对应,很容易激起公众的情结,产生一种巨大的“悲情想象”的诱惑,让围观者往简单的阶层对抗上想象。 很多人无法抵制这种悲情的想象,有很多原因:其一,思维上偷懒,可以因此不关注复杂的事实,也无须分析和观察能力,只要顺着标签想象出一个悲情的受害故事就可以了——同情生活艰难的卖报者,批评作恶的政府部门,多方便用的逻辑;其二,这种悲情想象很容易满足一种正义的幻觉,站在底层一边去批评强大的政府部门,浑身会迸发出一种怒不可遏的正义感——这种迷人的愤怒是很容易上瘾的,站在道德高地上是寻找正义存在感的一种捷径,围观者只要在电脑前义正词严地敲几句话,网络舆论场中的一个悲情英雄的形象就已冉冉升起。 抵制这种“悲情想象”的正义诱惑,需要对事实的尊重和对理性的坚守。(曹林)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什么是主旋律
已是最后一篇
-
什么是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