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些年的“80后”“90后”,到近年来的“官二代”“富二代”,从“砖家”“叫兽”到“五毛”“美分”,还有诸如“中国式城管”“广场舞大妈”……当下,越来越多的群体被贴上标签。 千人千品,万人万相。不论是从哲学层面讨论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还是从人们的日常经验出发,用某些个体的特征指代整个群体,都有失偏颇。但是标签化现象却早已有之,如今尤甚。究其原因,至少有二。其一,快餐式、碎片化的浅阅读时代,对较为复杂的人和事作标签化处理,顺应了人们求新、求快的语言消费习惯,也契合了以吸引注意力为核心的“眼球经济”需要。其二,社会转型时期,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社会浮躁情绪抬头,对资源匮乏的不满,对规范真空的焦灼,对公正缺失的忧虑,都加剧了人们的标签化思维。 标签化思维日积月累地形成,又潜移默化地释放。当你路遇老人摔倒,纠结于“扶还是不扶”时;当你仅仅看到小贩慌不择路、四散奔逃,就觉得城管一定又在暴力执法时;当你听说医患纠纷的当事人是公务员,心理的天平就自然而然地倒向医院一方时,无形中就成了标签化思维的俘虏。 标签化思维的要害,是盲从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简单逻辑,陷入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思维误区。官员都是腐败的,城管都是暴力的,路人都是冷漠的,老人都是讹人的……在各种标签的暗示和诱导下,人们越来越下意识地把某个人群与某些特征画上等号。表面上看,标签化只是造成了对某个群体的误伤,客观上,却扭曲了社会认知,扩散了负面情绪,累积着社会戾气。 标签化对我们这个社会的集体意识产生的实质性戕害,更应引起注意。在标签化的逆向推动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古训成为被人嘲弄的迂腐劝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则成了不少人的处世哲学。长此以往,那些服膺多年的道德认知将被一点点蚕食,优良传统将被一点点侵蚀,人们的思想共识将被一点点撕裂。不少人在一番标签式声讨之后,顺带着就要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继而发出“中国人都怎么了”的慨叹,一些自我矮化、自我否定的论调和情绪也在蔓延。可见,对“标签化思维”的担忧绝非危言耸听、杞人忧天。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敬业精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追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友善态度,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这些精神元素,融进了中国人的道德血液,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标签化思维构建的语境中,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会为是否施以援手而纠结;当面对丑恶现象时,我们会为要不要出面制止而犹豫。但是,不管最终是否诉诸行动,这种纠结已经表明,心底深处总有一种力量把我们向善的一面拉扯。 这是传统文化常年滋养的结果,也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本真。在标签化现象大行其道的今天,保持自己的本真,听从心灵的指引,我们才能走出内心的煎熬,抚平社会的躁动,获得安宁与力量。(赵强)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年轻干部别怕“跑龙套”
已是最后一篇
-
年轻干部别怕“跑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