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论世”栏目开辟的“漫谈当代智性散文”系列通过孙郁老师的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智性散文的特点、发展及相关代表人物,让我们对于散文的“智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一话题已经结束,今后我们将定期约请名家就更多的话题进行探讨。 ——编 者 在现代散文的园地里,充满智性的还有一类散文家,他们在出道之时阅读的是革命的文学和西方的文学,在这两种资源的双重召唤下,开始追求一种新的智性写作。这类作家既不能纳入言志传统,也无法归入载道传统,他们另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汪曾祺、王小波、史铁生、周国平、赵园等人,他们的写作影响着当代散文的发展。 汪曾祺的散文是当代散文的一座高峰。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学生,文章中自然少不了冲淡的色彩,但他早期受到现代派绘画和现代派小说的影响,所以也有一些非理性,有一种像缪哲所讲的那种“非诗非文”的“匪气”蕴藉在文章里。他深谙文章之道,不是从鲁迅和周作人那里简单移植,而是追根溯源,从宋人笔记和晚明小品出发,再吸收一些周作人、废名和沈从文的文学因子,从而筑建了漂亮有趣的散文格局,超过了张中行、吕叔湘、舒芜、邓云乡等人。我们有时能够在汪曾祺的文字里,读到一种清爽、明快和温润之气,仿佛有一种幽思在脑际暗暗流动。他的散文衔接了中国士大夫的传统,兼具浓烈的现代意识,自成一派,称得上一个奇迹。 在自成一派的散文家中,他们或者从神学层面进入到个体幽深的精神领域,或者从德国近代哲学里汲取精神养分,打开精神窗户进行写作。从神学里受到暗示的代表是史铁生,从哲学里吸收精神养分的代表是周国平。 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和《病隙碎笔》都带有神学韵味。他从宗教、心理学、妇女研究、儿童研究等方面汲取了很多营养,最后形成了独语体的文本。他完全颠覆了“五四”以来的小品文写法,直接地与神学、思想家在文本中对话、交流,他经常思考的是存在的有无问题,成了一个思想的“叛逆者”。在史铁生看来,我们的语言、叙事逻辑都出现了问题,其症结在于国人在表达思想和审美情调之时,话语方式已被世俗化了,都是世俗的语言,不能生长出思想和智慧来,或者说不能够拷问存在的实有和虚无。史铁生不断瞭望时空,欣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超越世俗层面进行写作,并最终找到一种思想者才拥有的话语方法。他的语言,很值得深入探究。 周国平研究尼采、古典哲学和近代哲学,加上他自己的生活经验,也熔铸成了独具特色的文本。周国平的散文不断被赞誉,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位思想者和学者。他早年喜爱阅读鲁迅,后来走向尼采,受到了尼采强力意志和对自由意志态度的影响,末了又从尼采的世界里走出来,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散文话语方式,一种自言自语的独语体。 王小波的散文也非常受欢迎,他的散文可称为当代智性散文的一个标志。王小波的思想源头应当说是拉伯雷的《巨人传》,哲学上是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哲学,包括爱因斯坦的一些理念,在小说上他特别喜欢尤瑟纳尔、卡尔维诺以及博尔赫斯等作家。王小波的小说和随笔,使用一种非常规的方法,即狂欢的话语表达来解构传统,颠覆流行的文化语法,形成一套独特的智慧表达方式。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一书中说:“我反对愚蠢,不是反对天生就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愚蠢里都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而且我讨厌装傻,渴望变聪明。”通过他的代表作《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们可以看出王小波的写作,其实就是反对装假、装傻般书写的文化语境,他用自己的狂欢式写作,用看似很简单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圣洁的思想。他是用笑的方式、用癫狂的方式在写文章,这也是他的审美方式,是我们这一代文坛所稀缺的。 木心是一个带有趣味和智性的散文家。他最喜欢的文字是六朝的,他对法国诗人兰波情有独钟,对波德莱尔、毕加索都很喜欢,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安德烈·纪德的小说也颇为喜爱。他在文章里表现出博览群书之后的达到的有选择的有比较的智慧,他在自己的散文随笔里形成一个丰富的世界,一会儿在古希腊,一会儿在波斯,一会儿在中国的六朝,一会写纽约的感受,一会儿写埃及的感受……他是一个游荡在东西方文化中的自由人。 日本文学中优美的俳句众所周知,但汉俳在如今却是稀有的存在,木心却是能写汉俳的高手。一个句子,十几个字,就叠出无数意象。木心有本散文集叫《哥伦比亚的倒影》,其词语的丰富让人惊叹。就像钱锺书在《管锥编》里面打通中西,出现一种画境一样,木心也试图做到这样,但并非处处成功,他的有些作品过于追求辞章之美,有点做作,比如《上海赋》。 木心的古文非常好,他对汉赋的语言非常敏感,把先秦到两汉之间语言最精妙的部分都吸收到自己的脑子里来。木心背负着东西方文明,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他的写作又从汉语的藩篱里飞出来了,增添了另一种可能性。 白话文写作不到100年,在这100年里我们的写作经历了很痛苦的过程,有丰收年也有荒芜年。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65年,尤其是最近30余年的写作过程中,散文写作由单一的文化形态变得更加多元,出现了不同的作家群。在“五四”大的传统之下,这30余年又形成了新的传统,像汪曾祺、史铁生、王小波等一大批人的散文或多或少地带有一种智性,使汉语从模式化的语言,从单一的道德化语言里,衍生出了种种新的文本。他们的文章回到了自身,回到了本源,丰富了当下的生活。 对于青年人的写作而言,不一定必须在哪里依傍。开始可能受某些人的影响,但最终一定要回到自身、成为自己。如果能发掘出自身内在的潜能,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都能够与东西方对话,与现实对话,与自己对话。(孙郁,由李琦、张鑫磊整理)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人生何妨“小清新”(青眼)
已是最后一篇
-
人生何妨“小清新”(青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