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网友“青春大篷车”发布微博,称厦门大学博导吴春明长期猥亵诱奸女学生。近日,当事女生接受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采访,称曾被迫与吴三次开房,向学院反映情况后未果。厦门大学10月14日晚间发布《关于对吴春明处理情况的通报》,经查明,吴春明与一名女研究生多次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并对另一名女研究生有性骚扰行为。经研究,厦门大学决定给予吴春明开除党籍、撤销教师资格处分。(《现代金报》10月15日) 每当关于高校教师的丑闻被曝光后,当事人或一些人似乎总能找到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比如,厦门大学博导诱奸女学生,从其所发短信内容来看,他可以把这种骚扰看成一种喜欢,有些人也会把这种骚扰看成一种盛行的权色交易——认为既然这样的现象在社会上普遍存在,在高校教师身上出现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再比如,川美某副教授所谓“性骚扰”女生事件,在回应舆论时,当事人居然把这种外人看来的“骚扰”看成一种带学生的独特方式,并认定即便是与女生亲密接触了,也是一种师德以外的生活,因为他已经退休且是单身老男人。更为吊诡的是,这两起事件发生后,都有学生或同行在某种程度上予以声援,似乎这两名教师都是被冤枉的。 诚然,一些时候,某些不良风气在社会上俨然成为一种明规则;诚然,高校也不再是以前的象牙塔,某些社会法则在高校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但一个必须厘清的价值判断是,师德弱化甚至沦丧是不该被容忍和被接受的,否则教师在教书育人时就难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就无法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心角色。这样的教师即使业务上再优秀,也只是可能误人子弟的教书匠,其言行甚至会起到反面示范作用。师德弱化后,教师就很可能做出有损学生利益甚至侵害学生的事情。 即便在此过程中,个别学生没有反感,甚至有迎合,失德事件也不应被接受。有人也许会替被曝光的教师叫屈,说如今有些学生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勤奋好学,一些想走捷径的学生早就熟稔了社会通用的那些潜规则,正是因为某些学生的蜕变才导致了某些教师的变化。这无异于在混淆视听和推卸责任,一方面,即便某些学生有了这样的蜕变,教师也该洁身自好,坚守师德的边界和底线,而不该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师德的一些边界是恒定的,并不该随着时间、地点、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说因为某些学生变了,教师就可以降低自身的道德水平。师德边界必须厘清,底线必须坚持。(李劭强)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电影市场需要怎样的增长
已是最后一篇
-
电影市场需要怎样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