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辽宁日报》头版公告并在4版整版刊发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公开信源自于10月21日,一位大学生在《辽宁日报》官方微信的留言,引起了编辑部的注意。为此,报社采编在省内外几大高校中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调查,并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在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听了将近100堂大学专业课。公开信中指出,“呲必中国”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11月16日《深圳晚报》)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文史哲社会科学的老师,具备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底线,因为他们是社会的“公知”。可以说,高校教师批判社会的权利,理应受到保护,如此才能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思想贡献。 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也有一个场合的问题。批判从来都不该是无处不在的,也从来都不应成为一种情绪化的表达,更不应是为了批判而批判的“抹黑”。以报道来看,少数高校教师的做法,无疑逾越了最起码的底线——他们“呲必中国”、“赞必西方”。如何选择理性的批判而不是情绪的批判,值得思考。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罗思义的看法的确能给人一些启示:“我完全同意《辽宁日报》的看法。美国的大学和中小学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当然,中国的大学教师也有许多爱国者。但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常被中国少数高校教师的‘呲必中国’现象所震惊。”由此可见,不理性的批判,的确是一种很刺耳的声音,这必须引起重视。 如果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动辄就是情绪化的批判社会与国家,必然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误导。毕竟,高校里的教育,不等于乡野里“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巷议,因为讲坛不是私人领域。而“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道理,也应为高校教师所信仰。如此,才能呵护好一个理性的氛围,让批判成为社会进步的思想动力。(龙敏飞)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经典的重复 因为经典的缺失
已是最后一篇
-
经典的重复 因为经典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