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人民的恩情永不能忘
发表时间:2014-12-07   来源:人民日报

  革命老区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红色摇篮。翻开我军厚重的革命史册,不难发现,我军发展壮大的历程,始终闪耀着革命老区与人民军队血肉相连经典史诗般的熠熠光芒。

  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夺取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总人口不到10万的大别山下、鄂豫皖苏区首府新县,就为革命牺牲了5.5万人,许多村庄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只有420万人口的沂蒙山区,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万多人参军参战,10多万人英勇牺牲,在革命战争进行到最艰难的时候,沂蒙山人喊出了“破家支前”的口号: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缝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他上战场!

  大别山高,挡不住拥军支前;沂蒙水长,诉不尽鱼水情深。谈起大别山,陈再道上将曾动情讲道:“大别山的人民,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提起沂蒙山,陈毅元帅曾深情慨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这些可歌可泣的记忆、血肉相连的历史,见证了老区对人民军队恩重如山。作为人民军队,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老区人民的恩情。改革开放以来,老区经济社会建设发生了巨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但受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老区人民还存在诸如教育条件差、收入来源少、看病就医难等实际困难。人民军队尤其是驻革命老区部队应满怀饮水思源、反哺报恩之心,自觉把老区人民疾苦放在心头,多做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的实事好事。

  像当年老区人民“得知部队缺木材,17万块门板送前线”那样开展援建活动,坚持问“需”于民,深入老区认真调研、科学论证,充分听取和考虑地方政府、人民群众的意愿,把准援建活动脉搏,把好事做到老区人民的急需处,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像当年沂蒙山人“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那样开展援建活动,扑下身子、真帮实干,不搞花架子,多做能从根本上脱贫解困的“造血工程”,多做眼下受惠、子孙受益的“长远工程”,让老区的明天更美好。

  像当年大别山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闹革命那样开展援建活动,坚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持续用力,一茬接着一茬帮,一任接着一任干,使各项援建工作都能在终端见到成效,让老区人民得到真实惠,看到大变化。(张建华 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少将)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章 驰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331687&encoding=UTF-8&data=ACOUJwAAAAcAAE5cAAAAAQAh6ICB5Yy65Lq65rCR55qE5oGp5oOF5rC45LiN6IO95b-YAAAAAAAAAAAAAAAuMCwCFAqEh7G_Hykc-pHnQuz9rHJ0GOrwAhRnAeky8ykCBxbc7rh8HuZRfpqv2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331687&encoding=UTF-8&data=ACOUJwAAAAcAAE5cAAAAAQAh6ICB5Yy65Lq65rCR55qE5oGp5oOF5rC45LiN6IO95b-YAAAAAAAAAAAAAAAvMC0CFQCJ2akpWtmRabF_8ghhKWmMhRb7OwIUFBSyHhpFzXWbcO6Y4qCO6VaT6og.&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