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月4日电(记者潘德鑫)近来,网上“拼酒”赛事愈演愈烈,不断创下一次性喝酒的新纪录。分析人士指出,此类赛事不仅有害于身体健康,而且助长了民间拼酒的不良习俗,应当予以制止。
民间拼酒行为,挑战认知极限
岁末年初,一些好事者举办“接力拼酒”活动,并将其“豪饮”视频上传网络。“1斤哥”出现不到几天,就相继出现了3斤哥、4斤哥、5斤哥;近两天,贵州“8斤哥”的“横空出世”再次刷新纪录。看这势头,8斤的纪录或许也会被打破。
不断刷新纪录的“N斤哥”,也在挑战公众的认知极限。有人惊叹好汉们的“海量”,也有不少人“佩服”其“用生命拼酒娱乐大众”的“任性”和“无谓”。不少网友直言,光看视频就“看吐了”“看醉了”。网友“奔跑中的小毛驴1991”说:“一次喝六斤水,我都喝不了,更别说白酒,想想都可怕”。
网友“其乐杨羊”直呼:“这是拿命在斗酒!”尽管有研究表明,适量饮酒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生概率,但这个量非常微小,绝非以“斤”计。
除了“N斤哥”的逆天“海量”,记录刷新之“神速”亦让人咋舌。从“1斤哥”到“8斤哥”,只用了不到10天时间,差不多每天都有“更新”。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李盛龙认为,这“得益”于强大的自媒体。“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已经突破5亿,自己拍个视频很容易就能挂到网上,其他人也可自由点击转载。”李盛龙说,越独特怪异,越容易被放大、扩撒。
明知酗酒伤身,为何以命相拼?
世界卫生组织一组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300万人因有害使用酒精死亡,占所有死亡数的5.9%。在中国,每年有10多万人死于酒精中毒,占总死亡率的1.3%。
明知“酗酒伤身”“醉酒要命”,为何仍有许多“善饮壮士”“嗜酒好汉”选择“以命相拼”?记者梳理近日网络疯传的“N斤哥”视频和相关报道发现,拼酒“赛事”可能与商家故意炒作、好事者推波助澜以及不良习俗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有网友怀疑,拼酒背后是部分白酒商家的故意炒作。还有媒体证实贵州“8斤哥”的表演现场就在一家品牌白酒的专卖店里。无论有意无意,该白酒的广告效果已经出来了。
贵州一位白酒经销商认为,白酒产能过剩加上贯彻八项规定,给酒企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利用线上渠道拓展营销渠道成为一种共识,“接力拼酒”不排除有人在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炒作。
跟之前的拼酒视频一样,在“8斤哥诞生”的视频中,能多次听到围观朋友的加油叫好。针对视频中一些“朋友”的加油助威,有网友调侃:“神一样的胆量,猪一样的朋友”。
媒体的持续与关注成为“拼酒闹剧”的一大推手。好未来教育领导力学院常务副院长安秋明认为,网友虽然认为拼酒不可取,但也存在“等着破纪录”的心态。“‘1斤哥’出现后,大家开始惯性地等待2斤哥、3斤哥,直到现在的8斤哥”。
媒体人士认为,在“拼酒闹剧”的背后,除了商业炒作,还有文化陋习的影响。“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喝酒的表现有时被当成一种考验。在一些人看来,“善饮”是一种能力,“海量”也是可以炫耀的资本。
加强法律约束,严查违规行为
“接力拼酒”是一场荒唐的闹剧,这里充满了参与者的盲目、围观者的鼓噪、商家的炒作和媒体的猎奇,这种闹剧应该打住……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李盛龙认为,媒体传播应当注意价值取向,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习俗。
专家分析,对于商家的故意炒作,新闻媒体应该进行判断,或者不予转载,或者减少传播;网站、网民也需要克服好奇和围观心理,少关注此类事件,不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针对“接力拼酒”事件,监管部门应该予以重视,对涉嫌恶意炒作的商家进行处罚;同时,对过量饮酒的危害加大宣传力度,引导酒文化向理性回归。
“对于那些与‘N斤哥’同桌共饮的朋友,应当考虑自己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贵阳慧歆律师事务所的彭华峰律师认为,如此超越极限的饮酒容易引发人身伤害,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规,因共同饮酒行为引发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时,大多数情况下饮酒人后果自负,如果发生强迫性劝酒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