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需要运用现代语汇来重新诠释和理解传统孝文化。对于践行孝道的具体做法,由于时代环境、条件的变化,有些显得不合时宜,应该抛弃;对于其中具有积极意义的理念应该肯定,并结合现实为传统理念开拓出新的境界。 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在甲骨文中就有“孝”字。许慎《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尔雅》首篇之一《释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可以说,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 日前,在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主办的“中华孝道 孝行天下”公益活动中,有关人士倡议设立“中华孝道日”,得到众多与会嘉宾的赞同。大家认为,现在我们有很多源自西方的节日,而且往往过于商业化,像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我们需要为中华传统孝道设立一个节日,以此来传承传统孝文化,提醒国人行孝敬老。 但是,社会上也有人认为,对父母的爱本乎人心,不必大张旗鼓倡导。如果说倡导孝行,现在比较流行的父亲节、母亲节,虽然来自西方,但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让人尊老、爱老的作用。而且,孝道是从传统农业社会中发展出来的。时过境迁,把传统的孝道一成不变地移到今天,会产生方枘圆凿的效果。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毋庸置疑,孝文化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起过巨大的作用。今天,在我国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有太多人背井离乡,留下“空巢老人”独守家乡;有太多人忙于工作而无暇“常回家看看”,徒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更有甚者,不仅不尽反哺之责,反而甘当“啃老族”……同时,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5亿,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成。老龄化社会将给中国人物质上和精神上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可见,行孝敬老,不仅是私人领域的私德问题,更是关乎社会、迫在眉睫的公德问题。 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我们呼唤孝道的回归与传承、家庭伦理的建构与重塑。问题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社会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行孝?是否该从传统的孝文化中汲取养分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作为伦理道德之本,传统孝文化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但是,我们也需要辩证地看待传统孝道,对于其中具有积极意义的理念应该肯定,并结合现实为传统理念开拓出新的境界。有专家指出,从传统孝道的“父慈子孝”出发,可以发展出亲代养育尽责,子代感恩回报,亲子两代人格平等、互相尊重的平等孝道;从传统孝道“亲亲仁民爱物”出发,可以发展出“民为德恤”、尊重生民的人本孝道;从传统孝道“事父母几谏”出发,可以发展出既重亲情,更重道义的民主孝道;从传统孝道“继志述事”,报亲扬名出发,可以发展出积极入世,忠于祖国、孝于人民的新型忠孝观。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孝道观念,推己及人,对于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践行孝道的具体做法,由于时代环境、条件的变化,有些显得不合时宜,则应辩证对待。比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一种小农经济道德意识与封建宗法意识,就需要放弃。“父母在,不远游”,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加上交通、通讯的发达,这种要求也不合适了;至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把行孝与是否改变“父之道”绑定挂钩,也比较保守陈旧,应该抛弃。 今天,我们该如何行孝?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现实问题。面对复杂的现实,我们需要运用现代语汇来重新诠释和理解传统孝文化。每个人都会变老,谁都不希望自己的暮年在子孙的不闻不问中度过。孝敬父母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关爱今天的老年人,也是关爱明天的自己。(郭超)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用法治提高“三农”工作水平
已是最后一篇
-
用法治提高“三农”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