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生命万物都追寻阳光和雨露,我们执着地寻找并记录着感动。“感动中国”,是我们和春天的一个约定。人心和眼泪到场,感动来讲述,致敬并礼赞那些带给我们感动的人们。他们熠熠生辉的精神之光,让我们温暖彼此相互守望;他们恒久闪耀的人性之光,照亮我们继续前行的路。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总是那些朴素饱满细腻的情感,最能触动你我内心最敏感的神经。为大家舍小家时的勇敢和坚毅,为国家利益隐姓埋名二十八载的隐忍和坚持,半生清贫仍坚持匿名捐款27年的淡然和深沉,为打破偏见守护麻风病人的忘我和无惧……岗位不同,身份各异,但他们都为自己所珍视和信仰的东西选择了相信并付出一切。 是他们,让我们相信,美好的东西从未消逝,它其实一直就围绕在你我身边。这美好的东西,是他们身上蕴藏着的向上向善的力量,是他们身上闪耀着的人性的光芒,是他们身上满载着的道德的希望。这些精神和光芒,是对时代呼唤的应和,是对民族精神传统的传承,是对人心人性本真的诠释。也由此,感动可以成为一个庞大群体的共同心理体会,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情绪和价值判断,甚至成为一种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年度人物”只是生活中无数“感动”的代表和缩影。这无数的感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悄然生发和真实表达,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道德与价值追求的一脉传承和可贵累积,是民族集体意志的极大彰显和充分体现,也是公民道德建设长期实践结出的丰硕果实。“感动中国”,是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也是记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年度发展报告。无论是“真善美”,还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很好地融于日常生活和言谈举止中,这也恰恰是民族核心价值理念富有活力和生命力的生动体现。 每一次的感动,都是对自我的一次反思,对心灵的一次洗礼,对善良的一次渴求,对美好的一次期待。多少年来,我们对感动的敬意和执着从未改变。能够永远礼赞精神并致敬感动的民族,自然拥有勇毅前行的鲜明方向和强劲动力。(光明日报评论员)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简政放权成绩单为啥仍“不解渴”
已是最后一篇
-
简政放权成绩单为啥仍“不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