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绝不能有闪失
发表时间:2015-05-2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新华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

  长期以来,在中央明确要求下,通过耕地责任审计、国家土地督察、违法用地问责等机制,我国在18亿亩耕地红线问题上始终牢牢坚守。在支撑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同时,耕地保护使我们能牢牢端好自己的饭碗,成绩有目共睹。但也必须看到,当前耕地保护中“量重于质、以次充好”等现象较普遍存在。耕地占补平衡,总量上大体做到了;从质量上看,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田现象较为突出,这导致我国耕地质量总体下滑。

  “以次充好、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田”形势比较严峻,第二次全国土地大调查结果可见一斑:1996年至2009年的13年间,全国减少耕地逾2.03亿亩,其中大量是优质耕地,特别是光照、水资源条件好的东南沿海地区的肥田沃土。粮食产能消失之痛,不会被一些地方搞的耕地“占补平衡”数字政绩掩盖,是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

  当前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形势下,绷紧耕地质量红线,首先要强化土壤保护意识,从“惜地”上升到“惜壤”层面。要大力推动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要应对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极大挑战,必须把“地与壤”区别对待,征地不征壤、占地先救壤。以每年占用耕地500万亩推算,如果全部进行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可再造200万亩以上优质耕地或改造中低产田350万亩、提高耕地质量等级2等以上。让流失耕地“失而复得”“起死回生”刻不容缓。

  绷紧耕地质量红线,必须让宝贵的耕地有喘息之机。自然形成1厘米厚土壤要两个世纪,1厘米厚耕作层土壤要两到四个世纪。正因此,说耕地像大熊猫一样宝贵毫不为过。要严格落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

  作为农耕文明古国,在数千年里,通过天然肥料、自然熟化,我们的祖先化天时为地利,留下的耕地寸土寸金。各地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马上狠抓落实,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我们的耕地。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贺宏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639396&encoding=UTF-8&data=AChGJAAAAAcAAE5cAAAAAQAe6ICV5Zyw5L-d5oqk57ud5LiN6IO95pyJ6Zeq5aSxAAAAAAAAAAAAAAAuMCwCFGkzPL6waxF612v-ZNJMf7_Gn-bqAhRPnMPX2VsOdOAhVvLoVpsnnR96RA..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639396&encoding=UTF-8&data=AChGJAAAAAcAAE5cAAAAAQAe6ICV5Zyw5L-d5oqk57ud5LiN6IO95pyJ6Zeq5aSxAAAAAAAAAAAAAAAuMCwCFC5ISpkJabxM8uj5ROkSDtCI7sSaAhRj3GORe64uXe86LX_FmnzTOwkHHQ..&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