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噻,听起来太过瘾啦!” 吴之如绘
前不久,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主办的净化网络语言主题座谈发布了2014年网络低俗词语排行榜,“屌丝”“装逼”“你妹”“蛋疼”等25个词语赫然在目。排行榜公布后,网上网下,热议不绝。有人认为,这些网络语言粗俗、猥琐、下流,应制定相应的语言文字保护条例;也有人认为,对网络语言不必宏大解读,“汉字之所以博大精深,正是因为先人的包容求进”。
无独有偶。2014年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发出相关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也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网络语言应该如何规范,以及是否需要规范,网民、专家向来见仁见智。但是,以“包容”的心态来看待低俗、粗鄙的语言文化现象,恐怕并非文明社会之幸。如果网络世界变成一个充斥着脏字儿的虚拟空间,不仅网络文化会被污染,而且整个语言文化系统也岌岌可危。
这里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那就是:为什么低俗的网络语言也能赢得一片喝彩?笔者认为,这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现实社会的反映。任何语言现象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网络语言也不是空穴来风,它是网络时代现实生活在语言文化上的折射。网络在中国的长足发展,催生出“奇葩”的网络语言的亚文化现象。有人因其恶搞、解构、非主流等色彩,而将其称为“后现代汉语”。不管是幽默戏仿、情绪发泄、粗鄙低俗还是歧视性恶搞,在每一个低俗网络流行语的背后,都不难找出现实生活矛盾的影子。如,“屌丝”“苦逼”等词的背后,反映出社会底层青年的自嘲、恶搞等复杂的社会阶层意识;“砖家”“叫兽”等词,反映了人们对一些滥用话语权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辛辣讽刺;“土肥圆”“矮矬穷”等网络热词,则反映了一些网民对一些身体特征的歧视。
二是部分网民的认识误区。一些网友之所以津津乐道于“撕X大战”之类的粗俗网络用语,是因为他们在力捧其表达效果时,忘了语言传播的社会效果。毋庸置疑,有些网络语言虽然格调不高,但也无伤大雅,而且彰显了普通民众的表达权。这些雅俗共赏的网络流行语获得了媒体和社会的首肯,并已成为今天媒体用语的一部分。但是,低俗的网络用语并不在此列。因为将粗俗当个性,将肉麻当有趣,只是一种“恶趣味”。低俗化的网络语言在带来“来劲”“带感”表达效果的同时,也会污染我们的网络语言环境。
三是一些媒体推波助澜。一些不雅不敬的网络语言大行其道,是与一些媒体的肆意传播分不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律、条例,都有维护语言规范性的要求,但是一些主流媒体却罔顾社会责任,乐为低俗文化站台,甚至对一些含有低俗文化的网络流行语排行榜也予以“正面报道”,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不管是对哪种原因产生的低俗用语,都应当在分清传播范围的情况下,予以具体对待,该抵制的必须抵制。否则,当多少年后我们这些“今人”也变成“先人”,后人感慨的恐怕不是汉语的“博大精深”和我们的“包容求进”,而是网络语言的“藏污纳垢”和主流媒体的“随波逐流”。(王君超)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非遗”继承好,还怕人抢吗
已是最后一篇
-
“非遗”继承好,还怕人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