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对于邻里文化的关注可能远超于其他不同社会和民族的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老话“远亲不如近邻”就折射出了中华民族对于建设邻里关系的热衷。大家都憧憬着把邻里关系处得热情、亲切并充满信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庭已经进入了核心家庭时代,人们从过去那种“群居”生活过渡到私密性较强的个人生活,也导致了但凡有人“侵犯”了我的地盘,就会顿时火冒三丈。如今,邻里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越来越琐碎化、暴躁化。这种邻里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过去往往出现在我国农村,可目前在一些大城市中,甚至在一些高档小区中所出现的邻里矛盾却在越来越频繁的发生:一袋垃圾摆放位置的不当、一辆自行车没有按规定区域停放、深夜看球电视声音过大等一些小事,因为无法正常沟通,成为邻里之间“骂战”的导火索。“在如今的小区里,邻里如果打上了照面,那很可能是发生纠纷了”这句网上的玩笑话说得虽然片面,但是也从中反映出了邻里关系的一种无奈。而导致这种无奈的根本便是人们对于“让”缺少理解。自古至今,中华民族一直秉持着谦让的品质来对待他人,所以与其说邻里之间的互不相让是不懂礼让之道,不如说是这种冲突制造者道德的缺失。
那么如何避免邻里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呢?除了提升自身修养之外,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让邻里之间熟络起来。中国人的社交哲学崇尚“熟人社交”。不仅是熟人好办事儿,而且人们也不愿意跟熟人发生冲突。而相反的是,我们无论从心理还是从肢体语言上,动怒大都是针对陌生人的。很多人对于陌生人身上的错误是零容忍的,而在一些更为文明的社会中,人们对待陌生人往往更加彬彬有礼,对待自己的朋友则可能会随意一点。若我们将本该热情、互助的邻里关系重拾起来,那袋摆在门口没有及时扔掉的垃圾可能就会被邻居捎带手地扔到楼下的垃圾箱中,而非因此心生怨气。基于这点,让邻里之间互相熟络起来不失为一个解决邻里之间矛盾,并最终将“礼”与“让”渗透到我们的邻里文化之中的最佳途径。
邻里关系中除了矛盾的频发,另一个极端便是“老死不相往来”。现如今,人人都渴望美好、和谐的邻里关系,但诸多现代的生活方式让“城中人”发展、维持这种美好的邻里关系心有余而力不足。“上下楼的人在一栋楼中住了快5年,面都没见过,更别提来个微笑、说句‘你好’了。”“小区很大,环境也好,住户很多,但几乎一个邻居也不认识。”这些对邻里关系的抱怨都不陌生。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业余时间少等种种原因导致了我们的邻里关系从“远亲不如近邻”到“老死不相往来”。这种状态我们正在经历,但是从骨子里,我们终究还是期望邻里之间的关系是热情的、友爱的、和谐的。
如何破除邻里关系淡漠的这层坚冰,我认为“礼”字当先。我在日本交流讲学时,刚刚住进出租房之后,一位朋友提醒我:“应该准备一些小礼物赠予邻居,首先这是日本人的习惯,入乡随俗则能展示我们是懂‘礼’之人。其次,作为他们的新邻居,应该向先住进来的人打个招呼,以示友好。”听闻之后,我立即准备了一些小点心,并装在精美的小盒子中,送给了各位邻居。没想到在这之后,陆续几天都有邻居给我送来亲手做的食物。这小小的礼物,迅速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让人心生暖意。而其中让我感悟最深的并不是这种礼物之间互赠,而是他们把这种互赠礼物的行动作为促进邻里关系的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并形成风俗,让“礼”先行于交友之前,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投桃报李,这其实是中国传统的礼仪。
“礼”与“让”的哲学应是我们急需掌握的必修课,也是一个自然人在社会中的立足之道,拥有“礼”与“让”支撑的邻里文化,才是真正有灵魂的邻里文化。(张颐武)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百姓情怀百姓心
已是最后一篇
-
百姓情怀百姓心